1 / 5
文档名称:

浅堂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艺术.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堂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艺术.doc

上传人:w8888u 2013/3/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堂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艺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堂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仍处在萌芽和形成的初期阶段。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怎样才能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数学教学中一直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使课堂提问产生一些误区,提问没有目的性,比较乱、比较虚、比较散。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一加一等于几,为什么,对不对?“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可是,如何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提问艺术呢?
我认为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例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 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托乐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我认为,应该用身边已有的素材创设一种让学生有亲切感、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情境来导入。比如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课时,在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教师出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景图──“快乐的大森林”总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富有童趣的情境,肯定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结果造成了铺垫时间花太多,学生积极性也不高,对本课的教学没起到多大的辅助作用,根本没达到预设的效果。于是设计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每天排队做操的男女生人数,让学生进入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去搜集信息,发现问题,然后再提出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学生浓烈的学习数学兴趣,同时体现了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这一理念。
二、 问题要有明确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上一年级《比多少》时,教师一上课就出示了一幅小猪搬家的图,教师让学生观察这幅画面并提问:
师: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猪。
生2:我看到了小免。
生3:我看到桌上有苹果和胡萝卜。
生4:我看到了房子,和树。
.......
就这样,学生意犹未尽,而老师却也着急了,五六分钟过去了,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学生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但却仍旧是在
“看图说话”,似乎,他们已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呢。为什么课会变得如此难驾驭呢?为什么课堂变得难以驾驭呢?我认为教师的问题中没有提炼出数学信息,没有明确性。其实,老师可以这样问:图上有几只小猪,(3只)他们在干吗?(搬木头)有几根木头?(4只)是不是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呢?(不是,多了1根木头)...... 如此一来,就能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有效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比多少”的数学情境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 提问要抓住重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重难点,在教材的重点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