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规范与引导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规范与引导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规范与引导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规范与引导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
【摘要】目前,民间金融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融资困境中的一种理性选择。对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顺其自然还是抑制,这是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构建民间金融的必然性、民间金融的作用和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作一探讨。
【关键词】民间金融;构建;作用;规范与引导

从2007年开始,国家执行了一系列从紧的货币政策,使金融信贷受到明显限制,这直接加大ssbbww了个人和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进而使融资的方向转向民间。受银根紧缩影响,部分企业和个人转而投向民间融资。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根据抽样调查测算,,%,,同比增加. %。调查显示,%的企业融资来源为个人,其余则为典当行、其他企业等;个人融资来源绝大部分为个人。发展民间金融,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仅是扩大民间投资、增加. ,更重要中国经济、。

一、构建民间金融的必然性

民间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资金供需两旺是民间融资存在的内因。有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多样化的融资方式。资金供给方在缺乏合规投资渠道下具有通过民间融资获取高收益的内在冲动。尤其是2004年以来,股市低迷,CPI持续上升,先富起来的私营业主,将资金投向了获利较高的民间融资市场,甚至脱离实体经济运作而专门8ttt8从事民间融资活动。加之政策上的原因,一些
8 tt
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在相对域,很难寻觅到比较好8 t tt o m的投资机会。结果使得资金大量积淀在民间,而且大多以现金的方式游动。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是导致. com民间融资存在的外因。商业银行出于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的考虑,加强了贷款管理,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信贷集中管理,基层网点大量撤并,对非盈利县区及不良贷款高占比地区的信贷投放实行严格控制,国有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的弱化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
民间融资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融资活动半公开化。商业银行个人委托贷款业务的推出和宏观调控措施实施后中小企业资金的紧张,客观上促使民间融资更为活跃,用于生产投资、商贸活动的大额民间融资时有发生,民间融资行为逐渐8ttt8得到公众的认同并转向半公开化或公开化。二是融资行为渐趋理性。一方面业的发展对民间融资的需求日趋旺盛,并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拓宽民间融资理性选择的范围;增强,对信誉要求
dDdtt
很高,形成了特定的民间融资“市场准入”制度,使得民间融资违约现象很少。三是生产性融资比重高。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与积累,生活互助性的民间融资逐步萎缩,上升。四是利率水平明显上升。据温州民间融资市场利率监测数据显示, 2004年2月以来持续上升,%左右。高息,成为民间融资的最主要特征。

二、民间金融的作用

(一)民间金融的正面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中国区域
金融运行报告》中明确指出,“民间融资具有一定源配置功能,其发展形成了与正规金融的互补效应。”①民间融资具有一定
源配置功能。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