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9/10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沈从文的还乡——读《湘西散记》、《湘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沈从文的“还乡”
——读《湘西散记》、《湘西》
引语:走进《湘西散记》、《湘西》的文学世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沈从文的创作与其故乡湘西那血浓于水无法割裂的关系。《湘西散记》是作者一九三四年一月回乡探望病危的母亲,在一路上写给新婚不久的妻子的信件(即《湘行书简》),经过加工整理而成的系列散文;而《湘西》则几乎是描写湘西的专著。可以看出,沈从文对于湘西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希望现代文明可以使目前业已“堕落”的湘西获得转机,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城市疏离感的影响,希冀不断回归自然和人性的本源,使故乡的独特品质能够得以保存。《湘西散记》、《湘西》虽然写作目的与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从还乡心理的角度考察,两者都是在不同层面上对故乡的回归。这位寓居北平的湘西游子,心灵其实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故土。本文在结合作家生活经历分析其散文作品的基础上,以“还乡”的内在原因、心态与视角,以及“还乡”中的社会思考为要点,说明沈从文的还乡和其文学创作的关系,以期对沈从文的这两部散文集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字:沈从文《湘西散记》《湘西》还乡
还乡动因
所谓还乡动因,在这里主要指沈从文还乡的驱动力量及目标指向。结合沈从文的经历与思想,可窥见其还乡的基本动因:怀乡情结、乡土情感、追寻本源。首先,是内心积淀的怀乡情结的表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活于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故乡”也作为一个意象深藏于人们的集体意识中代代传承,亘古不变地牵动着异乡游子的心,时时触发其还乡的强烈愿望。历代文学都有大量书写故乡情结的作品,沈从文自不在例外。第二,作家在故乡的成长经历对其日后的生活、情感、人际都有重要影响。由湘西进入京城的沈从文,一直自称“乡下人”,虽然其受到了新文化的洗礼,但初期生活之艰难困苦,尚不完全适应城市的生活,甚至有某种莫名的不安全感,这都促使他踏上精神上的还乡之旅。第三,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接近本源就是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只存在于对本源的接近中,绝非其他。”故乡的本源力量于人仿佛是一个磁场,而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对沈从文更仿佛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在《从文自传》中那“小顽童”的身上就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挣脱束缚,融于自然的本源力量。在沈从文的湘西旅程中更是能时刻感受到故乡的明山秀水、淳朴人情给他带来的愉悦与认同感。对本源的追寻恰恰是这样一种于不自觉中自然获得的过程。
以上三点归结于沈从文本身,外化出的便是对故乡的情感,指向沈从文的散文写作。与数百年来受压迫的少数民族心理不同,沈从文深为自己的血统而骄傲,对自己故乡这片
“神圣”的土地怀有极深挚的感情。正如沈从文在《我所生长的地方》中写到的:“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写于 1931 年夏秋间的《从文自传》是一次籍由回忆进行的还乡,沈从文通过一个“顽童”的所见所闻,重温了 20 余年来在自己记忆中留下过痕迹的山水花木、人事哀乐。《湘西散记》则记述了 1933年冬至 1934 年初作者乘船返乡省亲,沿沅江上溯时的旅途见闻和个人感兴,呈现的是一次实在意义上的返乡旅程。如果说《从文自传》、《湘西散记》只是客观上使人们对湘西有所了解,那么《湘西》则完全称得上是用类似社会学家的剖析眼光去让读者们改变先前对湘西的一些偏见,更像是引领读者在经验与思考的层面上对故乡进行的一次重新认知与回归。透过他的散文,我们看到了湘西的历史重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