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科技大学 题    目:镇江城市规划与发展学生姓名:   赵云指导老师:          陈萍学    院:        建筑学院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1镇江的地理位置……………………………………………2(一)区位及周围环境分析……………………………………2镇江的城市特点…………………………………………………3区位及文化优越…………………………………………4老城区多而杂……………………………………5镇江发展限制的因素…………………………………5老城区未开发…………………………………………5市内道路网较陈旧……………………………………5与周围城市协调发展…………………………………5正确规划的必要性…………………………………………………6老城区旅游规划……………………………………………6新城区规划…………………………………………………7沿江风景区及江心洲的规划………………………………8结语……………………………………………………………………9摘要:镇江地理优越,毗邻长江及南京,与扬州隔江相望,位于苏南地区。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集众多区位优势于一体,但其经济发展却缓慢毫无进展。归其原因,还是由于其城市规划未做充分。镇江是有潜力的城市,老城区历史文化丰富,保护好老城区就是保护好重要的历史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新城区规划合理,沿江资源利用充分。山水城市必定会焕发出新时代的姿态。区位及周围环境分析:镇江古时称“润州”,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和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汇就中国“江河立交桥”坐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镇江是全国闻名的江南渔米之乡和商埠重镇;市内有金山寺、西津渡等众多名胜古迹,也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镇江拥有长三角最优越的区位条件,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等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长江流域第三大航运中心——镇江港通江达海。镇江拥有35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山水花园城市和旅游观光目的地。老城区多而杂:镇江老城区很多,一方面是镇江对老城区的保护比较好,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老城区占据大部分土地,导致镇江土地利用少,经济发展跟不上。杂乱的老城区限制了镇江的发展。保护开发老城区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坚持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永续利用;坚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市内道路网较陈旧:镇江作为一座对外交通发达的城市,其内部交通并不发达,刚到镇江的时候,镇江的交通窄而陡。现在镇江在大范围的重建道路。这对于今后的经济发展影响会很大。道路规划:路网体系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组成。以方格网布局为主,局部地段结合地形采用自由式路网布局。规划形成“三横九纵、十字双环”的道路骨架体系。 “三横”:分别为北部“一横”(由跃进路、长江路、东吴路、禹山北路和临江路等组成);中部“一横”(由南徐西路、南徐大道、丁卯桥路、镇大路和金港大道等组成);南部“一横”(由312国道和沿江公路组成)。 “九纵”:分别为西翼二纵(通江路和园中路);主城三纵(新城大道、镇宝路和经十二路);东翼四纵(谏辛路、雩龙路、通港路和圌山路)。 “十字”:由解放路、镇宝路、沪宁高速公路镇江支线与南徐大道、丁卯桥路相交构成。 “双环”:一环由312国道、沿江公路、横山东路、长江路和戴家门路构成;二环由檀山路、经十二路、中山路、学府路和丹徒南环路构成未与周围城市协调发展:镇江经济发展缓慢的另一个因素是未能与南京、扬州、常州等周围城市做好协调发展。只有强化交流,才能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与南京协调发展:合理发展城镇空间。城镇空间发展应以长江为主轴,充分依托沪宁、宁杭、沿江、宁常、宁环太湖等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等对外交通线扩展,强化与南京的空间联系。 协调建设快速交通网络。应进一步完善并强化与南京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近期内应与南京市协调建设机场直接联系道路,缩短与禄口国际机场的时空距离。着手准备宁镇城际铁路建设,实现城际铁路的“公交化”。协调沿江快速通道、宁句快速通道等建设。 加强旅游发展的区域合作。与南京统一建设沿长江旅游带,协调建设南京—句容—环太湖流域的旅游联系通道。 加强沿江开发的区域合作。与南京联合发展临江工业;利用南京的技术、人力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扬州协调发展统一开发利用资源。减少港口的重复建设和岸线的无序开发,合理布局长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