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法律硕士理论性研究论文法律硕士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
评阅参考标准应用性专题研究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一、论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与司法实践价
一、论文的选题意义
值
二、对文献资料掌握的程度二、所选案例及调研数据是否紧扣论题
三、论文所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三、论述及论证方法是否反映了对基础理
知识水平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四、是否针对特定的问题做出了独立思
四、论文的创造性
考,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
五、不拘泥于理论性研究论文格式,具有
五、写作的规范性和逻辑性等方面
与论文类型相适应的写作规范与逻辑
六、论文的不足六、论文的不足
论文所反映出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论文所反映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水平
优( )良( )中( )差( ) 优( )良( )中( )差( )
论文写作水平论文写作水平
优( )良( )中( )差( ) 优( )良( )中( )差( )
该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该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
是否同意该硕士生参加论文答辩是否同意该硕士生参加论文答辩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获得西南政法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政法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
西南政法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月日签字日期: 年月日
硕士学位论文
保险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Study on several questions of insurance fraud
作者姓名: 周海建
指导教师: 肖洪副教授
西南政法大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内容摘要
保险诈骗罪是保险领域中的一种传统型犯罪,其历史几乎与保险业一样悠久。如今
保险诈骗已成为困扰保险业健康发展的一大公害,对社会生活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
研究保险诈骗罪的定罪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主要从司法实务的角度,对保险诈骗罪在司法认定中的若干相关问题作出了分
析与探讨,内容涉及犯罪主体、犯罪行为方式、罪数及共同犯罪的认定等诸方面。
引言这一部分为概括性介绍,主要对保险业的发展、保险诈骗罪的现状作一般的
介绍,为后面的论述作铺垫。
第一部分,保险诈骗罪主体研究。研究保险诈骗罪的主体对于认定保险诈骗罪的构
成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区别此罪与彼罪的标准之一。对于保险诈骗罪主体,理
论界有两种观点:一般主体论和特殊主体论。笔者认为保险诈骗罪的主体应为特殊主体。
此后本文探讨了冒名骗赔的主体定性问题。
第二部分,保险诈骗罪行为方式的探讨。笔者认为保险诈骗罪的行为方式可以概括
为两大类,即针对保险标的的犯罪行为和指向保险事故的犯罪行为,本部分主要结合案
例,联系司法实务,对两种行为方式在实践中的表现形态,进行理论阐释。
第三部分,保险诈骗罪罪数的认定。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均对保险诈骗罪的罪
数认定问题存在诸多异议。本文讨论了“行为人在实施保险诈骗行为时,其方法行为又
触犯刑法中的其他罪名的,是定一罪还是定数罪的问题”。我国刑法第 198 条将保险诈
骗罪的行为方式列为 5 种,但仅规定当有第 4、5 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
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那么司法实践中如有第 1、2、3 项所列行为,同时又构成其
他犯罪的,应为一罪还是数罪呢?笔者认为应依据牵连犯原则从一重罪论处。
第四部分,保险诈骗罪共同犯罪的认定。这部分把保险诈骗罪中的共同犯罪形式划
分为三种展开研究: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之间相互勾结的共犯形式;保险事故的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