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凤凰山脚路的古井.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凤凰山脚路的古井.docx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8/9/1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凤凰山脚路的古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凤凰山脚路的古井 800多年前,南宋皇城曾巍然耸立在凤凰山麓,如今早已湮没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穿越茫茫的历史尘埃,我们还能找到南宋皇城遗址上的古井吗? 凤凰山脚路南北横贯南宋皇城遗址,曾经的皇城北大门——和宁门,就在今天凤凰山脚路和万松岭路交叉口南侧,与中山路御街相接。沿凤凰山脚路由北往南行走,人们居然可以看见三口至今仍在频繁使用的古井,它们都在马路的西侧,我们依次称他们为凤凰山脚路166号井、145号井、7号井。据有关部门考证,这三口井都约有110年的历史。居住在凤凰山脚路一带的老人们说:相传南宋皇城里有近百口井,后元军攻入杭州,部分皇城焚毁,一些宫殿改作寺庙,明代以后逐渐荒芜,古井几乎都被掩埋。这三口井其实南宋时就有了,145号井还是当时皇宫消防专用井,100多年前人们又重新挖凿出来,由于水质好、出水量大,完全能满足凤凰山脚路一带百姓的日常用水。解放初期,从凤凰山脚路7号到165号以西部分都划归浙江省军区,为不影响百姓用水,军区将7号、145号井划在围墙以外。三口古井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要数凤凰山脚路145号井。 145号井在三口古井中地势最高,但出水量很大。过去在下雨天,井水几乎快满到井圈,附近学校的老师常常会带学生到此探究“过去人们是怎么挖井的?”、“在地势这么高的地方挖井,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大的出水量?”等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5号井与其他两口井相比还有其特别处,那就是它的井盖特别厚、特别大,井圈特别厚、特别高。井盖和井圈都是巨大的青灰色石块凿成的,井盖长宽各90厘米,厚度达45厘米;井圈厚15厘米,高50厘米,这在杭城的古井中是十分罕见的。关于145号井,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以前145号井只有井盖,没有井圈,大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