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设计看见世界
随着四月米兰雨季的结束,热闹的米兰家具展也落下了帷幕。意大利近年来经济形势每况愈下,这使得发展创新产业和开拓海外市场成为了他们最为紧迫的研究课题。每年的米兰家具展和设计周仿佛是一剂良药,给低迷的意大利工业设计带来了一线希望,也给平日里清冷的米兰注入了一股活力。
看见中国设计
自2012年米兰受邀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年度主宾城市并与北京结成姊妹设计周以后,北京-米兰姊妹设计周互访活动在热闹的托尔托纳(Tortona)外围展区以国家馆的姿态集体亮相。这次主题是“中国设计,世界看见”的互访活动由展览和活动组成,分别是音乐艺术家朱哲琴发起的“世界看见”中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亲善行动,以及设计师朱小杰策划的“坐下来?品茶品道品设计――中方米的展览场地里集合了来自两岸三地的40多名设计师超过400件的作品。
作为一名音乐艺术家,朱哲琴发起的当代民艺设计展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也就是她所希望表现出的“大中国的味道”。展览按照“家宴”、“自在间”、“茶道”、“杯碗壶瓶”四个场景进行陈设。参观者游走其中就像是身处在熟悉的家居环境、餐馆,甚至是露天大排档中。每个场景中都搭配有香港设计师陈幼坚挑选的,来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复古插画,甚至像是中国的宴饮艺术和用餐礼仪都能在这些场景里得以体现。朱哲琴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传统与现代气息相互进行融合,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中国民艺和设计之间的关联。展览通过家居、产品以及环境设计,折射中国城市文化从过去到今天的变革。
“中国设计,世界看见”的互访活动的另一部分是著名设计师朱小杰策划的“坐下来?品茶品道品设计――中国当代茶室设计展”。相比去年,今年的展览更像是一个升级版的“坐下来”,或者说是更“接地气”了,更多的新作品来自于中国家居原创企业及品牌。朱小杰用中国茶道演绎“坐下来、静下来、慢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尝试与匆忙、浮躁的当代人进行精神上的互动。参展的20位国内设计师利用不同的材料和技艺,设计制作了包括陶瓷茶具,室内设计及家居装饰等众多门类的作品。参观者可以真实地坐下来,静下心仔细感受这个丰富的场景设置和多元的设计概念,探索各种表达方式背后所蕴含的“味道”。
总的来说,除去几套材质选择今不如古和传统味儿过重的作品外,今年中国部分的展览所呈现的作品质量和空间设计与去年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获得的反响也比较积极。许多作品看似传统家具,实则都是新的设计,只是仍然保留了古典的韵味。展览自然的材质、工整的造型与细腻的灯光相配合所营造出的东方氛围也相当迷人。也许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此次原创设计展能为扭转多年以来国外对中国产品设计“粗制滥造”和“爱抄袭”印象的起点。另一方面,略有起色的中国设计还处于一个萌芽期。如设计师陈大瑞所说:“中国的设计需要制造体系的支撑,也需要来自官方的真正扶植,这两个方面却都有更多功利的需求,而设计却是更多付诸实践和要获取时间验证的。得有超乎寻常的信念,不仅是靠时间,而是经受在这个时间中所有想到与想不到的事的考验,活下来
”。
从传统到未来
谈到在米兰家具展上的中国设计师,就不得不提到张雷和他的“品物流形”设计团队。作为最被人期待的新一代中国设计之一,自2009年第一次参加米兰家居展,到2011年从“余杭纸伞的未来”里找到自己的设计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