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民法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54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法总结.docx

上传人:drp539602 2018/9/18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法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民法总结
民法与民法学
民法是指部门法,民法学是指研究民法规范及有关学理的一门法律科学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采用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我国现行民法是1986年民法
民法调整什么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人身关系
民法是什么:私法,人法,规则法,权利法
民法的性质:(一)民法为私法(二)民法为权利法(三)民法为文明法:(四)民法为实体法(五)民法为任意法(六)民法为国内法(七)民法为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民法的渊源
有制定法,习惯,判例
制定法当中有宪法中的有关民法的规定,民事法律,民事法规,地方性法规中的民事规范, 特别行政区的规范,国家机关对民事法律规范的解释,国际条约当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民法对人的效力:对无国籍人,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民法,另有规定除外。
民法对空间上的效力:在我国领域内,包括驻外大使馆等适用
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我国的民法法律规范贯彻法律不朔及既往的原则,但也有例外
民法的适用规则:
(一)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二)后法优于前法(三)强行法优于任意法(四)例外规定排除一般规定(五)具体规定优先于一般性条款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民事行为和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民事法律规范整体的基本准则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在于指导功能,约束功能,补充功能
注意没有惩罚功能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自愿原则,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力滥用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等价有偿原则不适用与我国民法.
不同于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是一种非交易道德在法律上的体现
民事法律关系
首先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通过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了民事法律关系,那么法律调整的是那种关系呢: 第一种财产关系叫做物权关系这种关系的目的是用来确定财产的归属,调整这种关系的法律叫做物权法,第二种归民法管的财产关系是交换关系,这种关系在民法上被叫做债权关系,人身关系里面,民法只管由于血缘和姻缘而发生的关系血缘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人身关系里面,民法只管由于血缘和姻缘而发生的关系
姻缘关系——配偶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享有哪些类型的法律概念,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指向的对象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基本内容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是三个要素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
一种是自然发生的,人不能控制的,叫做事件
另一种是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自己决定的,自己作出来的,叫做行为
这两种合起来叫做事实
而能够引起上面所说的法律关系变化的,就叫做法律事实
几个事实联合起来发生,才可以导致法律关系发生的,这些联合起来的事实就叫做事实构成
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
民事权利,义务,责任
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特定利益
2. 民事权利通常是指宪法和民法确认的权力
 3. 民事权利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4. 民事权利的分类:财产权与人身权,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5. 财产权包括物权,知识产权,债权等
6.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7. 法人享有人格权,但是法人的人格权与自然人的人格权的内涵不同
8. 财产权与人身权的性质不同,财产权可转让,放弃,继承,而人身权不行,有些人身权可以转让,如肖像权
 9. 知识产权既有财产权,又有著作权(人身权)
 10. 支配权: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具有排他性
11. 物权是典型的支配权
12. 请求权:指权利人请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
13.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请求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或者请求责任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请求权是基于基础权利而发生的,
14. 形成权:,变更或消灭的权力,属于形成权的包括追认权,选择权,,撤销权,抵销权,解除权及继承权的抛弃权
 15. 抗辩权:对抗他人行使权利的权力,抗辩权通常对抗的是请求权,但不限于请求权,对于其他权力行使也可进行抗辩,对抗辩权的抗辩称为在抗辩或准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