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佛教建筑论文现代建筑理念论文:基于现代建筑理念的佛教建筑发展初探
摘要:当代佛教建筑多存在着一味复古、缺少特色与不适应现代佛教功能需求等问题。本文以龙海普照禅寺为例,试图对佛教建筑的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当代佛寺建设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佛教现代化的背景下采取坚持现代建筑基本理念与坚持创新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佛教建筑;现代化;发展
abstract:there are some issues existing in contemporary buddhism buildings: such as blind imitation of the ancient style, lack of features, unfitness of the modern buddhism demand, and so 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buildings by the case of puzhao temple, points out that contemporary buddhism buildings should follow the age changing, adopt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adhering t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adhering to innovation.
keywords:buddhism architecture;modernization;development
1引言
佛教建筑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自然具有一般建筑的普遍性,但是作为服务于佛教信众及弘扬佛法之用的建筑,其又有着在宗教功能与社会功能上的独特性。佛教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能传承至今,正是由于其能够不断顺应时代,教化大众
[1]。当今飞速的社会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在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丰富便利的同时,不免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种种压力和烦恼,佛教建筑借此承担起应有的社会功能,既可给人们提供一处心灵的休憩场所,又可广传佛义、弘扬佛法,而这也正是近年来渐成佛教主流的“人间佛教”的应有之义[2]。
然而,当代的佛教建筑,尤其是我国大陆地区的佛教寺院,无论是既有改建还是完全新建,绝大多数仍遵循着一味复古的原则而少有以现代建筑理念为支撑的“与时俱进”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向来存在的“皇权大于神权”与“舍宅为寺”思想的影响下,传统佛教建筑以仿宫殿形制和“伽蓝七堂制”来彰显佛教的气魄与影响力理所应当。然而时至今日许多新建的佛教建筑也仍旧以传统的营造法则为准绳,甚至是用现代的材料和工艺去完成一种传统木构大屋顶建筑式样的包装,空间的布局也不考虑现代的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然,近年来从日本、新加坡到台湾地区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基于现代功能主义理念,注重地域文化表达,以更抽象、更纯净的手法传递佛教意念的新形式佛教建筑[3]。而在大陆地区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类似的尝试相对还
较少。位于闽南龙海市郊南太武山麓的普照禅寺就是其中之一。
2普照禅寺概况
普照禅寺坐落于福建省龙海市港尾镇卓岐村的南太武山山麓,面朝大海,背靠青山,占地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