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毕业论文-民事诉讼模式之探析——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建构.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论文-民事诉讼模式之探析——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建构.doc

上传人:3346389411 2013/4/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论文-民事诉讼模式之探析——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建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绪论 1
一、民事诉讼模式概述 1
(一)概念释义 1
1、民事诉讼模式概念界定 1
2、民事诉讼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 2
(二)民事诉讼模式类型 3
1、当事人主义的含义和成因 3
2、职权主义的含义和成因 4
(三)两种模式的优劣比较及变化趋势 6
(四)民事诉讼模式的发展趋势 7
二、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现状及制度缺陷分析 8
(一)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现状 8
(二)立法的缺陷 9
(三)民事审判实践的缺陷 10
三、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建构及完善建议 10
(一)加强民事诉讼模式的法律体系的构建 11
(二)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11
(三)关于民事审判实践的法律建议 12
谢辞 13
参考文献 14
民事诉讼模式之探析
——兼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建构
绪论
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民事诉讼活动中存在着各种诉讼参与人之间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在这些法律关系之中,法院和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是轴心,是其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的前提。换言之,作为概括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关系的民事诉讼模式反映的是支持民事诉讼活动运行的主要诉讼制度、要素及其关系,这些在构成民事诉讼体制的所有制度和要素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体制基本特征的概括,把握住民事诉讼模式的结构和构架,也就把握住推动民事诉讼机制变革的主线。当前为了更好地解决民事诉讼问题,我国民事审判方式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的初衷仅仅局限于减轻法院工作负担,提高办案效率和加快办案进度。随着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和社会改革的深入进行,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已经逐渐涉及到基础理论、基本制度的建构和转变,一些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我国民事诉讼机制的变革,成为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先声。郭星亚、陈惠忠:《民事诉讼模式转换的先声》,载《中国律师》2002年第5期。
随着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在民事审判改革的前提下,究竟什么样的诉讼模式才符合中国民事诉讼当事人保护自己的程序权利的要求,这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民事诉讼模式概述
(一)概念释义
1、民事诉讼模式概念界定
在我国传统的诉讼法学理论和实践中,并无民事诉讼模式这一概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诉讼数量激增、诉讼延迟、诉讼成本昂贵,民事诉讼实践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刺激着民事诉讼理论界的神经时,才将民事诉讼模式这一概念引入国门,并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系统化的研究。
民事诉讼模式的概念可以在以下两个层面的基础上进行界定。首先,从内部关系来看,张卫平教授指出:对特定民事诉讼体制基本特征的揭示不能离开法院和当事人这一基本法律关系的解剖。张卫平著:《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很显然,这种对模式的分析是建立在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的,由于法律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认为其是一种动态的模式。其次,从外部关系看,民事诉讼模式必然展现出与法律文化传统以及与其在社会运行中的各种制度、体制的照应关系,这是历史长期沉积的结果,我们可称其为是一种静态的模式。民事诉讼模式是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民事诉讼模式的概念在我国尚未形成通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含义应反映它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之特征。所以,民事诉讼模式可定义为:在民事诉讼活动所追求的一定诉讼目的的支配下,由具体的民事诉讼法律规范(静态)和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律规范对特定的诉讼纷争作出处理而采用的审判方式(动态)予以体现,反映于主要民事诉讼程序阶段和主要诉讼原则、制度中的人民法院和当事人法律地位及二者间诉讼权利义务的分配和行使关系。江伟、刘荣军:《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法学家》1999年第三期,第21页。
2、民事诉讼模式研究的理论价值
民事诉讼模式是对特定的民事诉讼制度本质的外在反映,运用民事诉讼模式来分析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助于我们把握民事诉讼的本质内容。具体来讲,研究民事诉讼模式具有以下重要理论价值陈刚:《比较民事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 版。
:
第一,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关系是基本的关系,诉讼始终围绕着这一关系而展开。所以,以当事人与法院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民事诉讼模式,可以把握民事诉讼的基本走向。尤其是,民事诉讼模式是以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权限配置为研究基点,而这一权限配置决定了某一特定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属性,使我们能够认清不同国家民事诉讼制度的本质特征。此外,通过不同国家民事诉讼模式的分析,可以找出相同点与差异点,分析利弊,以不断完善中国的民事诉讼制度。
第二,研究民事诉讼模式,可以促进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