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培养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当今时代,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科学化的时代,然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需要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那么给教育提出了两大问题:一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要怎样才能够培养这样的人才。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劝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无论是从素质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要求方面,还是从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终身学习的需要,都需要我们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和能力,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探究情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探究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奇特现象,使学生对物理探究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努力探索物理奥秘的强烈求知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生动有趣的物理探究情景在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刚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物理的学习会有一种新鲜感,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对于变幻莫测的物理实验现象,会有着浓厚兴趣,如果不注意引导和培养,那么也许这样的兴趣只是注重表象的短暂的一种新奇,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深思物理知识和概念中潜在的趣味性,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物理探究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而且也可以使这样的兴趣长久和持续。
二、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工具和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等。比如:测量力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测量温度时,用到温度计,在测量电压和电流,用到电压表和电流表。学生要知道这些常见工具的工作原理,并且熟练地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激发和鼓励一部分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创造思维,自己尝试设计并且制作物理探究工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更是对课堂的延伸与补充。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对操作方法指导,点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时发现并且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在实验探究过程,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在操作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允许违规操作,教师的态度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从而影响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态度。
教师在知道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故意设置一些小错误,比如说在“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将被测物体和砝码在放置左右托盘中,位置进行对调;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没有凋零等等。这样可以引起学生注意和思考,让学生来进行纠正,这样既达到训练操作能力的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
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是新课程教学中特别注重的,这不仅是为了学生掌握实验原理,正确使用器材,掌握探究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方法,而且也使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