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辽朝的黑山祭祀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辽朝的黑山祭祀探析.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2018/9/2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辽朝的黑山祭祀探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辽朝的黑山祭祀探析
摘要:契丹人的崇山观念形成较早,是其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辽朝时期之后,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崇山的仪式与意涵也发生了变化。其中揉合了天地、祖先等内容的木叶山崇拜,成为辽朝国家礼制中“吉礼”之首。而辽朝时期对黑山的祭祀,则更多的保留了契丹民族原始的宗教信仰内容。但是从其仪式典礼的文本记载来看,辽朝时期的黑山祭祀也受到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番汉掺杂的融合性面貌
关键词:辽朝;黑山;祭祀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0-0009-04
契丹人对山的崇拜产生较早,是其宗教信仰的主要组成部分。进入辽朝之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契丹祭山上升为国家祭祀。同时又因“辽国以祭山为大礼”,[1]修史者在《辽史・礼志》中将“祭山仪”列为吉仪中的第一。但从《辽史・礼志》及《国语解》中“拜山礼”条①的记载可知,辽朝时期的祭山存在多种形式,最为重要的有三种。即一种是揉合了天地、祖先、木叶山崇拜的名为“祭山仪”的国家大礼;一种是借鉴了中原政权的“四望山川”之礼;还有一种就是列入“岁时杂仪”的“国俗”――黑山祭祀。目前学界对契丹黑山崇拜的研究成果集中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认同了契丹祭祀黑山既是表达对山的崇拜同时也是天崇拜的结论;并对契丹祭祀黑山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黑山祭祀是对乌桓鲜卑祭山的承继;形成了黑山是契丹起源之地,黑山是契丹魂归之地等观点。②但是在研究中仍缺乏从文本角度出发对辽朝时期黑山祭祀内涵演变及仪式构成的具体探究。应当注意到契丹的黑山祭祀在进入辽朝时期之后,并非一成不变,其意涵和仪式在事实上已经与之前有所不同。从史籍记载来看,辽朝时期的黑山祭祀虽然在意涵上保留了契丹民族原始的宗教信仰,但同时也吸收、融纳了中原传统祭祖的礼义,其文化面貌抛却单一而渐趋复杂。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契丹黑山祭祀的文本记载为出发点,对黑山祭祀的内容、仪式等问题进行考察,在解读辽朝时期黑山祭祀的同时,深化对辽朝国家祭礼的认识
一、契丹人的黑山崇拜
黑山位于契丹本土。《辽史・营卫志中》“行营条”下称“黑山在庆州北十三里,上有池,池中有金莲。”宋人沈括亦记“黑山在大幕之北,今谓之姚家族,有城在其西南,谓之庆州。予奉使,尝帐宿其下。山长数十里,土石皆紫黑,似今之碳石……”[2]。案辽庆州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力嘎苏木,其北十三里之黑山,即今赛汗罕乌拉(罕山),蒙古语译为“美丽富饶的可汗山”。费尔巴哈在《宗教的本质》中提出:“对于自然的依赖感,配合着把自然看成一个任意作为的、人格的实体这一种想法,就是献祭的基础,就是自然宗教的那个基本行为基础。”[3]黑山一带是早期契丹人活动的中心地区,契丹人草居野次,游牧射猎为生,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十分强烈。笔者曾实地考察亲睹黑山,其山体厚重,山形巨大,山顶平阔,遥望山色漆黑如墨,给人以高远、神圣之感。山上及周边地区林木茂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地区,这样一座神圣高远、资源丰富的大山本身就魅力十足,极容易使当时的契丹人对黑山产生崇拜的心理
同时,契丹人有祭天的****俗,高山之巅是距离天最近的地方,因而登山燔柴成为早期契丹人祭祀天地的主要方式。《辽史》中有辽穆宗于应历十年(960年)七月“以酒脯祠天地于黑山”[1],随后又应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