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证券投资学.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证券投资学.doc

上传人:fxl8 2013/4/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证券投资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证券投资学
模拟交易分析报告
分析对象:双鹤药业





模拟交易概况
个人资产业绩报告-总资产收益走势:
近期交易明细(买入卖出时机):
盈亏状况:
个人业绩报告-月度资产增长明细:
个人业绩报告-股票累计收益明细:
,因此将对该股票进行分析。
做买卖交易的理由
宏观上:
同样投资证券市场,为何有时能挣钱,有时却赔钱呢?原因在于投资时机的不同。我们知道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惟一因素,其他因素虽然可以暂时改变证券市场的中期和短期的走势, 但却改变不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走势。因此,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入市时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011 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趋向平衡,不再出现 2009 年那样的“畸形发育”了(2009 年,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 %, 消费的贡献率为 %,而出口的贡献率则为-%)。2011 年消费将继续领跑经济,劳动报酬比重上升提升居民消费 2~3 个百分点;投资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扩大出口,而是转向内需驱动——高铁、保障房、西部开发“三花齐放”;出口也由过去一直的“顺差第一”转向福利优先,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同时,经济增长也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国民福利,提倡更加健康的增长,“踏上有福利增长之路”。
尽管 2011 年国际宏观经济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仍然较大,经济复苏缓慢,但国内宏观经济向好的趋势基本可以确定,高通胀尚在可控范围之内,股市不存在大的下跌可能。总体应该是中性偏暖,且可能对 2010 年的行情有所补涨。
加息对股市影响有限,流动性依然泛滥,加之国外热钱流入,对房地产加大控制及开征房产税、对农产品价格的行政管理措施,等等,投机、投资资金及居民存款有可能更多地被吸引到股市。只要内地经济总体向好,没有理由放缓内地企业 IPO 的速度,这会为股市带来更多的“活水”。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板在 2011 年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推出国际板,将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提升内地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利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对股市总体利好。
综上我认为,2011 年股市投资机会大于风险。
中观上: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国家加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投入,国内医药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最近五年行业产值年复合增速超过20%,2009 年医药行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 万亿元。国内A股市场医药类上市公司已超过150家,截至2010年12月29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流通市值达到8500多亿元,%,在所有板块中,仅次于金融、采掘、化工和机械设备等,名列第六。
医药行业兼具防御性和成长性的双重特征已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同。最近五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牛熊市的大起大落。据数据统计,若在2005年年底开始投资医药股,,,其中的原因是医药指数在2008年和2010年股市的下跌中都取得了超额收益。医药板块的防御特征在熊市中得到体现。
医药类行业在中国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概括来讲当前有三大因素持续驱动医药类行业发展:
第一是受益于“新医改”和“十二五规划”的政策驱动。“新医改”启动后,国家预计在2009年到2011年累计投入8500亿元,包括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设施建设等投入,将对医疗保健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积极影响。“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正在逐步推出,将使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等新兴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来看,国内医药行业也面临发展的机会,金融危机之后可以看到,国际医药企业巨头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新的创新药越来越难找到。第二个问题是,发达国家的政府现在也更倾向于通过比较低的成本达到全民医保的目的,会鼓励仿制药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医药企业的巨头处于降低成本的目的,会把医药的中间体转移到印度、中国这样低成本的国家。所以国内原料药、中间体的厂家面临产业转移大的机会。
第三是医药消费升级的驱动。正如我们大家所看到的,随着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健康的态度更加积极,观念也在转变,人们要“小康”、更要“健康”,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医药消费正逐步升级。卫生部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 2002至2009年,这项指标的复合年增长率都在11%以上。医药消费正逐步升级,这将成为支撑中国医疗保健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第四个驱动因素是人口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