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4讲——环境认知.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4讲——环境认知.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8/9/30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4讲——环境认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指人对环境的储存、加工、理解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
环境是可以认知的
认知的范围可大可小
不同的人,以自己的需要认知环境
主题:环境知识如何获得并进行加工的过程
环境认知——城市层面
环境认知——街区、建筑组群的层面
1)空间形式:大小、形状、联系、围合/边界/界面……
2)空间形式组织:轴线、出入口、通道、结点、序列……
3)空间形式与活动:人流集散……
环境认知—街区、建筑组群的层面
环境认知——结点(通道)层面
1)空间形式:大小、形状、限定方式、比例、视线……
2)界面特征:材质、绿化、小品、街道家具……
3)行为与场所:通过、停留、聚会……还可以细分为较私密、较公共的场所,不同的通过和聚会方式……
其中,仔细观察人对场所的使用可能使设计师获益匪浅,注意什么是人们喜爱的,这里面有哪些是设计的因素?

什么是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
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
1960,Kevin Lynch《城市意象》
波士顿、洛衫矶和泽西市市民的认知地图
研究方法包括:
1)画地图草图,要求市民根据记忆在没有格子的白纸上画出所在城市的地图草图,并在图上标出城市中的独特要素
2)语言描述,通过谈访或文字描述让居民说明城市的环境特征、独特要素或体验
“环境意象是环境与观察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提供区别与关系,而观察者有很大的适应性,根据他自己的目的,选择组织他所见到的一切并赋予意义”
曾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
研究认知地图的方法
1)画草图:运用一系列问题请某一环境中的个体勾画出来他头脑中对这一环境的表象
2)对某一环境进行图示反应,再认一个人心理贮存的环境图像
3)再认任务:除了画草图,还请被试者报告他们是否能找出,在一些不熟悉地方的图片中,插入一些标志的图片
4)距离估计并建造统计意义上的地图:不用画草图,而是通过让被试者简单地估计一个环境中两个地点间的距离
认知地图的关键维度
1)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使用的行进通道,如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
2)边界:不一定是线形成分,但倾向于是线形的,有限定和封闭的特征,如围墙、法定边界、海岸线等
3)区域:是认知地图中较大的空间,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宿舍区”、“中国城”、古城墙内等
4)结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是路径在此处终断,如交叉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
5)标志:人们用作参照点的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标志,通常从较远处就可以看到
分析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
1)认知地图中有时会丢失一些环境表征或表征不完整的现象,这种错误被称为简单化
2)失真,即地理特征、方位以及距离上的不正确表征
3)除减少、丢失某些成分外,还会出现添加的错误
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
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认知地图就越完善、越清晰、细节越多,也越接近自然
社会阶层: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中产阶级或高阶级的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地图较正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