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doc

上传人:fxl8 2013/4/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黄韩侯铁路三工区起止里程为DK27+584-DK44+500。主要工程:特大桥2座,大桥3座,路基14km,澄城中间站路基站场位于其中中心桩号DK43+335。
二、工作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6.《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三、路基沉降观测内容
(一)路基沉降总体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本段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
垂直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观测
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
三等
±
±
±
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1)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等级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
每站高差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三等




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2)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
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在全线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及一般水准点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2)工作点。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同基准点一样,工作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并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

(1)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