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土地资源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土地概念
马克思的土地概念:资本论中认为土地是在经济学上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成了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是一种主要的生产资料)
英国科学家马歇尔(Marshall):土地是大自然为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人类的物质和力量。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Ely):经济学上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土地不仅仅包括它的表明,也包括它的地面上和地面下的东西。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1972年在荷兰召开的农村土地评价专家会议认为:土地包含地球上特定地域的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地的物质基础、水文和植被,它还包括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土地是地球上的特定部分,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之上的河流湖泊等水面,是由空气、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结果所产生的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变化。
土地的含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地球特定区域的垂直的空间客体;
土地还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的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土地的特性
自然特性:面积的有限性(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存在的永续性和利用的永续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不动产的代表,所以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和改良都由明显的地域特点);土地质量空间的差异性(土地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气候条件的不同,必然造成土地功能和质量的差异)。
经济特性: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因为它是有限的资源);土地用途的多样性;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土地的资产性。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土地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
养育功能;
承载功能;
土地美学功能;
资产功能。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作用:
社会制度演替的介质;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土地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土地的分类
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划分为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
按土壤性质:粘质土、砂质土和壤质土
按土地所有权:私有、国有和集体所有
最为常用的是按照土地的经济用途分类:
1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的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零星果园、桑树或其他树木地土地;耕种3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园地:种植以采集果、叶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地株数70%的土地。
林地: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的红树林等。
草地:生长草本为主,用于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