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冯雪峰的文艺理论
2010221102110018 闻娜 2010 级中文 2 班
【摘 要】冯雪峰作为二十世纪的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他的文批评思想大都是在三四
十年代战争时期形成的, 当时那种紧张激烈的革命环境和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构成其文艺理
论的主线, 他主张把文艺与政治联系在一起, 文艺为政治而服务, 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
的理论。 虽然, 他的许多批评作品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他认为文艺应该反映当时的时代特
征,文艺的价值就应该是政治的价值, 这种思想带有有一定的偏执性, 但他的文艺理论仍具
有一定的价值,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用社会历史的观点去评析。
【关键词】冯雪峰;文艺理论;时代;政治
冯雪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 作家和文艺理论批评家, 同时又是著名的鲁迅
研究专家和党的文艺领导人。 他曾是湖畔诗社一员, 也是左翼联盟的重要人物, 翻译过诸多
马克思文艺理论。 他的这些经历也为其思想理论的形成产生奠定了基础, 他的理论批评是时
代的产物,我们不能仅仅以当代的眼观来看待,要能把他的思想放在那个特定年代去揣摩,
具有时代性的东西是值得后人去研究的。 他的文艺方面依然有独到的见解, 不可否认, 他也
有偏激的批评, 但我们从中要去看的不只是他的不足, 而要能从不足中看到他独特的文艺批
评的视角,正确的去评判他。
冯雪峰在阐述文艺理论与政治的关系上, 是带有个人偏执的, 他很强调文艺作品的政治
价值。他在三十年代的《民族革命战争的五月》中便大声呼吁: “革命文学者应当携带文学
的武器加入民族的革命战争” 。在他看来,不能为政治而服务的文学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不
能称之为好的著作, 在战争年代, 所有的文学学者都应该把文学当成战斗的武器, 为革命事
业添砖加瓦。在《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中,他也认为: “它的客观价值的构
成,就看它帮助了那当时的为现在同时也为未来的政治行动多少, 把当时的客观现实反映了
多少, 客观的真理把握住了多少而决定的” ,艺术的价值, “归根结底,它是一个政治价值” 。
从这些言语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冯雪峰的文艺理论观点——政治与文艺的结合, 才是评
判作品的标准, 他评判文章也是从作品本身的政治价值出发, 他认为文章的艺术价值是可以
被政治价值所取代的。
他的批评实践也是也这种标准展开的, 这一时期, 他更看重的是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和
政治意义, 相对而言就忽略了文学本身的艺术价值。 例如,他对丁玲的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这部小说的批评就体现了这一点。 他认为虽然 “作者还没有在这本小说中带来非常成功的典
型人物”,但又称赞说 “是一部相当辉煌地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带来了一定高度的真实性的、
史诗似的作品” 。从他的评论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仅是就作品的性质和内容方面来说
的,他也在丁玲的小说中看到了艺术层面的不足——没有典型人物, 这其实是他的另外的文
艺理论, 注重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但从实际的意义来说, 他认为小说的价值远
远大于了艺术。 而且在当时的特殊战争环境下, 她描写了抗战时延安土地革命的情形, 这是
对人民的极大支持与鼓励,是积极向上的,是有利于抗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