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9
文档名称: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132KB   页数:10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ppt课件.ppt

上传人:luyinyzhi 2018/10/8 文件大小:2.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一、CPU
二、硬盘
三、内存
四、光驱
五、显示卡
六、显示器
七、主板
八、网卡
九、声卡
十、机箱
十一、电源
十二、CPU风扇
十三、机箱风扇
CPU主要参数及规格型号
一、CPU架构,就是CPU核心的设计方案。目前CPU大致可以分为X86、IA64、RISC等多种架构,而个人电脑上的CPU架构,其实都是基于X86架构设计的,称为X86下的微架构,常常被简称为CPU架构。
更新CPU架构能有效地提高CPU的执行效率,但也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因此CPU厂商一般每2-3年才更新一次架构。burst(Pentium 4/Pentium D系列)、Core(Core 2系列)、Nehalem(Core i7/i5/i3系列),以及AMD的K8(Athlon 64系列)、K10(Phenom系列)、(Athlon II/Phenom II系列)。
二、CPU制造工艺:
我们常说的CPU制作工艺是指生产CPU的技术水平,改进制作工艺,就是通过缩短CPU内部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使同一面积的晶圆上可实现更多功能或更强性能。制作工艺以纳米(nm)为单位,目前CPU主流的制作工艺是45nm和32nm。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更先进的制作工艺能带来更低的功耗和更好的超频潜力。
三、CPU位宽
32/64位指的是CPU位宽,更大的CPU位宽有两个好处:一次能处理更大范围的数据运算和支持更大容量的内存。对于前者,普通用户暂时没法体验到其优势,但对于后者,很多用户都碰到过,一般情况下32位CPU只支持4GB以内的内存,更大容量的内存无法在系统识别(服务器级除外)。于是就有了64位CPU,然后就有了64位操作系统与软件。
四、主频、倍频、外频、前端总线频率、超频:
CPU主频,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一般以MHz和GHz为单位。主频=外频x倍频。而我们常说的超频,就是通过手动提高外频或倍频来提高主频。前端总线FSB(Front Side Bus)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
五、核心数、线程数:
虽然提高频率能有效提高CPU性能,但受限于制作工艺等物理因素,早在2004年,提高频率便遇到了瓶颈,于是 Intel/AMD只能另辟途径来提升CPU性能,双核、多核CPU便应运而生。目前主流CPU有双核、三核和四核,
六核也将在今年发布。
其实增加核心数目就是为了增加线程数,因为操作系统是通过线程来执行任务的,一般情况下它们是1:1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四核CPU一般拥有四个线程。但Intel引入超线程技术后,使核心数与线程数形成1:2的关系,如四核Core i7支持八线程(或叫作八个逻辑核心),大幅提升了其多任务、
多线程性能。
六、缓存:
缓存,Cache,它也是决定CPU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什么要引入缓存?在解释之前必须先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首先从硬盘执行程序,存放到内存,再给CPU运算与执行。由于内存和硬盘的速度相比CPU实在慢太多了,每执行一个程序CPU都要等待内存和硬盘,引入缓存技术便是为了解决此矛盾,缓存与CPU速度一致,CPU从缓存读取数据比CPU在内存上读取快得多,从而提升系统性能。当然,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等原因,缓存都很小。目前主流级CPU都有一级和二级缓存,高端的甚至有三级缓存。
CPU的工作电压就是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与制作工艺及集成的晶体管数相关。正常工作的电压越低,功耗越低,发热减少。CPU的发展方向,也是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不断降低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例如老核心Athlon ,而新核心的Athlon
七、工作电压
自处理器诞生起,、明了,比如P3-933、P4-,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处理器的规格及功能. 现在引入了新的“数字”“频率”, 凸显出每个产品的性能差异. 如T开头的为笔记本CPU,E、X、Q开头的为台式PC的CPU,其中E开头的是双核,X、Q开头的是四核.
10、规格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