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20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ppt

上传人:renwofei86 2018/10/9 文件大小:2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比分析 与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的背景
1950年代末,Lado(1957)出版《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该书被认为是对比分析的经典著作。书中提出了“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
Lado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外语教学,解决第一语言迁移(First Language Transfer)的问题。他提倡的方法是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一步一步地进行比较。
对比分析法
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中,学生们最难学的方面就是与他们母语最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方面或类似的方面则是学生容易掌握的。所以他认为第一语言迁移对第二语言****得(acquisition)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就是我们常说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有利的一面即是“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利用对比分析往往能找出学生的错误根源,并发现学生学****目的语中的难点和重点。人们甚至一度认为,通过学****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研究,可以预测到学****者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难,并预测学****者语言中可能发生负迁移的部分,从而将这些部分在教学中加以重点突出,达到避免或减少学****者的错误的目的。
比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会生成如下句子:
(1)﹡我回老家参观我爷爷。
(2)﹡我学****汉语和教英语。
再比如,与汉语相比,泰语的语法形式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汉语的修饰语多在中心语之前,泰语的修饰语多在中心语之后,即:
汉语: 修饰语+ 中心语
泰语: 中心语+ 修饰语
(2)汉语的表达****惯是从大到小,泰语的表达****惯是从小到大,如:
汉语:今天是2010年1月28日。
泰语:今天是1月28日2010年。
汉语:我们在中文学院门口见。
泰语:我们见在门口中文学院。
如果汉语教师对比了汉语和学****者的母语,对两种语言的差异十分清楚,就会了解什么是学生学****中的主要问题,并为此做好充分准备,讲解汉语的某些难点时就能做到以少驭多,一语中的。
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从“教”的角度对比目的语和学****者的母语,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有意识地减少错误的发生。
对比分析法的不足
对比分析法的严重缺陷是它不是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学生对第二语言的实际使用来预测第二语言学****中的难易,而是抛开学生,单纯从对两种语言本身的比较来预测学****中的难易。
语言****得涉及到学****的主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而对比分析却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的对比,忽略了学****者这一主体以及作为学****客体的学****过程,不能解释除母语的负迁移以外的其它偏误的原因,忽视了心理学的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预测的不准确,有些真正的难点,对比分析并没有预测到。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不同之处并不总是给学生造成很大困难,而两种语言的近似之处有时却是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差异不明显的部分往往是学****者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老师,这个歌儿很……漂亮。”
( “ The song is beautiful.”)
“……那就是我们访问中国的目的.”
(“……That’s the aim of our visit to China.”)
尽管对比分析不可能准确预测学生的所有学****难点。但是,作为一种方法,对比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都存在对比的必要。
偏误分析的提出
由于对比分析法对第二语言****得不论是在实际预测中,还是在理论上,都过于简单化,人们开始探索新的理论。
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对第二语言****得的研究不能只注重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异同)。他们认为在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学生使用的实际上是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这套体系既不是学生母语的语言体系,也不是第二语言的体系,而是学生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研究者将学****者的这一套语言叫作“中介语”(interlanguage),开始将“中介语”作为研究重点,而不是像对比分析法那样只注重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比较。
在这一背景下,Pit Corder于1967年发表了“学****者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tion of Learner Errors)一文,提出了“偏误分析”理论,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