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龙岩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
XXXX级 XXXX班 XXX
【摘要】 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部山区、闽粤赣三省的交汇处,独具
区位和资源优势。然而,相对福建沿海城市而言,龙岩城市化水平
较低,城市发展较落后,主要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型产业占
较大比重、中心城市规模较小、城镇体系不够完善和劳动力素质偏
低等问题。目前,龙岩正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处于资源型城市
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在制定其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过
程中,关键在于处理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关系,构建龙岩市合理的城镇体系。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市域发展 龙岩规划
1. 龙岩市域情况介绍
 区域规划
龙岩市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历史上是三省物资中转级集散
中心,有着发达的省际边境贸易。其东毗闽南经济开发区,西靠赣
州,南邻粤东,通过铁路、公路与外界相通。历史上,闽西山区与
闽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人员交往比较密切,改革开放后,随着厦门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闽南沿海从一般经济交流交往上升为“腹地”
与“窗口”间的关系交往,范围扩大,交流层次提高,联系程度进
一步密切。在西面,与龙岩接壤的赣州地区已进入综合改革的第十
四个年头,经济活力大增。在南面,广东省以 20 年赶上亚洲“四小
龙”的目标,正加大利用外资步伐,加快科技进步速度,增加固定
资产投资规模。龙岩市应抓住这一机遇,从抓交通、能源、通讯等
基础设施入手,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城镇的极化作用,通过建设贸、
工、科一体化,第三产业配套的现代化城市,以吸引邻省与其加强
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加深与福建沿海的联系,充分发挥三省交界的
优势,发展边境贸易。
 区域人口
龙岩市 1996 年的人口数达 2797488 人,平均人口密度为 147 人
/ 平方公里,低于全省平均人口密度。各城镇人口规模较小,从而影
响到城市物资供应规模及城市设施建设规模均普遍较小。龙岩市初
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第三,但
人才结构不合理,科技人才缺乏,力量明显不足,对外贸易、经营
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缺乏,适应不了本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个
别地区人才严重缺乏,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
龙岩市地处闽西山区,以低山丘陵为主,河谷、盆地交错分布,
地形破碎,大部分城镇位于河谷、盆地。其城镇发展的规模又受河
谷、盆地面积大小的制约,面积大又平坦的较利于城镇的发展,如
龙岩市区所在的沉积盆地面积最大,连同其周围的乡镇如红坊、坎
市等,城镇经济发展前景良好。龙岩市位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
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
严寒、夏无酷暑,优越的气候条件是本市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和山地
综合开发十分有利的因素。龙岩市城镇发展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大
量而集中的降水容易造成过多的地表径流,促使江河湖水猛涨,或
山洪暴发,给城镇的发展带来威胁。所以城镇多建在洪水威胁和危
害小的地段。
 社会经济条件
龙岩市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全省较落后地位,全市农业总产值仅
占全省的 %,人均农业产值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较低的农
业生产力水平影响了人口城镇化进程。龙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