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几乎就是因为圈子与圈子的不同, 我们总是
习惯站在多数人那一边, 用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圆滑的大圈子来作为自信的底气、 默默无视那
些作为少数人的悲哀并视之为理所当然。 我们往往乐于站在道德高地上批判那些与这社会—
—其实也就是你所处的一个大圈子——格格不入的人与事、 物与心, 然而圈子外的人也是这
样洋洋自得于其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蔑视着批判他们的一切。 想想过去的十八光阴以及将来
会遇到的不可预知的一切, 定有种种行径我所切齿、 不屑、 凭借我朴素价值观亦永世无法理
解。最近看到了《复活》中的这段话,圈子,价值观,似乎也不是这样难以读懂了。做法律
人,须同理心。以下共勉。
“通常人们总是以为小偷、 杀手、间谍、妓女会承认自己的职业是邪恶的, 会对此引以为耻。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 凡是由于命运或者自身的过失和错误落到某种地位上的人, 不论该地位
有可能是多么的不正当, 都会对人生总体上抱有一种可以让他们的这种地位看上去又好又可
以接受的观点。 为了保持他们对人生的这种观点, 这些人总是本能地依附于一些圈子, 圈子
里全是那些对人生和对他们自己在人生中的地位持有和他们相同观点的人。 每当小偷显摆他
们的伎俩,妓女吹嘘她们的堕落,凶手夸耀他们的残忍时,这都会让我们惊讶不已。然而,
这之所以会让我们感到惊奇, 只是因为这些人生活在其中的圈子和圈子里的氛围都局限在狭
小的范围里, 而且更主要的是我们都身处其外。 当有钱人夸耀他们的财富掠夺, 军事长官自
夸他们的胜利谋杀, 统治者吹嘘他们的权力暴力时, 难道我们不能发现同样的现象吗?我们
之所以看不出这些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中的颠倒反常,只是因为他们所构成的圈子更大一些,
而且我们自己也属于这个圈子。 ,, 玛丝洛娃就是这样理解人生的; 而根据这样一种人生观,
她绝不是一个最低贱的人, 相反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玛丝洛娃把这种人生观看得高于其
他一切; 她不能不重视它, 因为如果她抛弃了这样的人生观, 她就会丧失它所赋予她的重要
性。而为了不丧失自己的人生意义, 她便本能地去依附一班用和她一样的方式看待人生的人。
她察觉到聂赫留朵夫想把她引出去, 到另一个世界里去, 便抵制他, 因为她预见到那样她会
丧失这样的生活地位, 以及该地位所赋予她的自信和自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她才竭力不
去回忆她年轻时候的事以及她同聂赫留朵夫最初的关系。 那些回忆与她现在的世界观格格不
入,因而已经从她的记忆力抹掉,或者不如说埋藏在她心底里的某个地方, 从不去触碰,而
且关得严严的,封得紧紧的,绝不至于让它逃脱;这就好像蜜蜂为了保护它们的劳动成果,
把一窝螟虫全都封起来一样。 因此, 现在的聂赫留朵夫已经不是她曾经用纯洁的爱爱过的那
个男人, 而只是一个她可以而且必须利用的阔老爷, 而且她和他也只能有她和一切男人那样
的关系。”——《复活》 (林森译本)
,可是作为小白光看这几段我觉得我更喜欢林森的版
本呢 ~附上草婴译本
“通常人们总以为小偷、凶手、间谍、妓女会承认自己的职业卑贱,会感到羞耻。其实正好
相反。 凡是由命运安排或者自己造了孽而堕落的人, 不论他们的地位多么卑贱, 他们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