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智慧教室设计方案和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20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智慧教室设计方案和对策.doc

上传人:你是我的全部 2018/10/16 文件大小:1.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智慧教室设计方案和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XXX教育信息化
建设项目
智慧教室设计方案
目录
目录 2
第1章 前言 3
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 3
第2章 现状及需求分析 4
现状 4
需求分析 4
第3章 设计思路 6
设计原则 6
设计目标 6
第4章 系统方案 8
方案概念 8
方案说明: 9
第5章 方案细化设计 10
智慧教室设计方案 10
前言
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
相关政策文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十二五(2012—2015年),突出“应用切入、完善基础、搭建平台、试点引路”的基本工作思路,提出“3211”建设计划,即“三通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空间人人通),“两个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批试点”(一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域和试点学校),“一批基地”(一批教育信息化师资人员培训培养基地)。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强调:“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国、分布合理、开放开源的基础云环境,支撑形成云基础平台、云资源平台和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层级架构。”有效解决了PC部署分散、管理维护难、运维成本大、损坏率高等实际问题。
现状及需求分析
现状
现在大部分学校在教学中的现状:
(1)资源庞大且杂乱:老师拥有各种形式的教学辅助资源,老师难以使用杂乱无章的资源。
(2)单向教学,缺少互动:大部分老师只是单向地传授知识,“教”与“学”分离,缺少师生间互动。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状况。
(3)资源孤岛:校与校、班与班、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等都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资源无法交流、共享。
(4)设备管理不易:各种多媒体设备,规模越来越庞大,现有的装备应用与管理,往往依靠人力、制度和经验,缺乏技术手段和科学性的管理与评估。
(5)教师教学难,学生负担大:因为缺乏好的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作为支撑,老师授课的效率受到影响。老师在难以提高效率的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增加学生的学****成本来保证其学****质量和知识吸收。旧有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老师一直为如何更好地备授课头痛不已,也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6) 软硬件繁多,教师负荷大:各种教学辅助硬件及软件之建置,造成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资源使用、云平台使用之中,和教师常态化之工作大相径庭。
需求分析
(1)需一体化之完整解决方案,为教学的各个终端提供信息化的硬件及软件。
(2)设备数量应尽可能少,设备的集成化、复用度更高,可综合应用到不同需求场景中,降低学校综合成本。
(3)系统中的硬软件经由网络之互联互通,可满足师生在学校内、外随时随地教与学。
(4)老师能方便地备课,灵活地授课,快捷地发布授课内容,调高备授课效率,减少老师的工作负担。
(5)老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及学****情况,进行个性化之教学方式。
(6)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使学生高效、自主地学****并培养团队合作之能力。
(7)教学过程能够得到记录,供学校进行有效的教学质量分析。
(8)有效管理设备,可对装备基础信息实时采集,并适合大规模部署。
(9)方案硬件及软件可扩展性、可升级性强,适应未来变化与发展。
设计思路
设计原则
(1)大道至简,一切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
新技术、新设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智慧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是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提升学生的学****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个性化智慧课堂方案,重点是为教师提供智能应用,减轻备课、课堂教学负担;为学生提供自主学****的工具,使学生能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通过探究式的自主学****合作研讨,获得真正的学****能力。
(2)系统规划,系统工程与实际紧密结合。
个性化互动课堂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工具的变革,需要有基础设施的支持,软件系统的配合以及后期系统的培训工作。
个性化互动课堂的项目需求还应该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班班通”、“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工作结合起来系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带来更大的协同效应。
设计目标
智慧教室建设的目标在于:以有限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功能以完善传统教学信息化的功能不足、拓展教育资源的应用、整合多媒体资源、提升教学互动性,不单单使老师可以方便灵活地进行备课、授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