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5/9/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对小儿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采取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55%,差异显著(P<)。观察组有效率为95%,%,(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取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对小儿肠炎有显著疗效,且无不良反应,痛苦小,疗效确切,易于被患儿所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小儿肠炎保留灌肠治疗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1-02
小儿肠炎为儿科常见性疾病,此类消化系统疾病为多因素、多病原的疾病,可划分为非感性和感染性两类。小儿肠炎的常见病原体为病毒、细菌,致病因素为对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进行直接侵袭,导致上皮细胞的功能、结构发生改变,肠内水电解质失衡,引发肠炎。此病四季皆可发作,其中春夏之际较为多见,且多发于婴幼儿,导致治疗较为困难[1]。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对小儿灌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肠炎患者未研究对象,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7个月~4岁,平均年龄(±)岁,平常为3d~10d,平均病程(±)d。将80例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观察组采取中药加思密达灌肠治疗,其药方为:、山药8g、诃子8g、白术10g、茯苓6g、车前子8g、葛根6g、泽泻6g,煎水30min后,以温水送服,加外如思密达搅匀,取30ml做保留灌肠,保留药液至25min后排出,2次/d,5d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选择乳酸菌颗粒进行治疗,,3次/d。5d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显效:经治疗后,患儿大便正常。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大便次数有明显减少。无效:经治疗后,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迹象,大便次数未减少,甚至增加。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31例,%,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22例,显效率为55%,两组差异显著(P<)。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中医学对小儿肠炎的治疗有悠久历史,其疗效确切,且治疗后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且大多小儿肠炎患者为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所药物使用不良反应过于明显,对患儿的健康和发育所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2]。中医认为,小儿肠炎为外邪入侵所致,其常见与湿热之邪、风寒,内伤饮食,因脾胃功能较虚,也是引发小儿肠炎的主要因素。小儿处于发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