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妊娠与糖尿病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妊娠与糖尿病课件.ppt

上传人:459972402 2015/9/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妊娠与糖尿病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糖尿病与妊娠
容奇医院妇产科
陈爱霞副主任医师
概念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如糖尿病***症酸中毒,高糖性高渗透压综合征;慢性高血糖可引起靶器官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器官、组织的慢性进行性改变,引起功能障碍及衰竭。
分型
(1)、Ⅰ型糖尿病:常因自身免疫性或免疫介导性自身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Ⅱ型糖尿病:大部分患者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不足,少部分系β细胞分泌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所致。Ⅱ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与肥胖、年龄增长、缺乏运动、有妊娠糖尿病史有关;其发病率女性大于男性。
(3)、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等
(4)、妊娠期间的糖尿病: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占妊娠期间糖尿病的80-90%,而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
糖尿病与妊娠
(一)、糖尿病人妊娠前的准备
①、医生要让病人尽可能地了解一些糖尿病的医学知识以及可能发生的母亲及胎儿的危险性。
②、控制好血糖,尽量让血糖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不要发生低血糖
③、2型糖尿病病人停用口服药,改为胰岛素治疗,且最好选用人胰岛素而不用动物胰岛素,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胰岛素更易控制血糖。
④、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和生活方式,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饮食均衡和合适的能量摄入,同时根据妊娠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活动锻练。
⑤、病员及家属应学会自我血糖监测,这对指导调整胰岛素用量非常重要。
(二).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
随孕周增加,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故孕妇空腹血糖约降低10%。这也是孕妇长时间空腹易发生低血糖及***症酸中毒的病理基础。
孕中晚期,孕妇体内分泌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加,如胎盘泌乳素、雌激素、孕激素、胎盘胰岛素酶、肾上腺皮皮质激素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GDM。
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①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率达15-30%。
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原因系由于其广泛的血管病变使组织供血不足引起。
③感染:如******假丝孝母菌病、肾盂肾炎、无症状菌尿症、产褥感染、乳腺炎。
④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原因与胎儿高血糖、高渗性利尿致胎尿排出增多有关。
⑤因巨大儿发生难产、产后出血明显增高。
⑥易发生糖尿病***症酸中毒。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在孕早期有胎儿致畸作用;在孕中晚期易导致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孕前有糖尿病的患者,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可高达4-%,若孕前及孕早期能控制和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妊娠期糖尿病一般不明显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因其糖代谢异常多发生在孕中、晚期,此期胎儿器官发育已完成)。
⑦ GDM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达33-69%。17-63%将发展为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高。
2、对胎儿的影响:
①、巨大儿发生率达25%-42%。原因是孕妇血糖高,通过胎盘转运,而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使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胰岛素,促进胎儿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所致。
②、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21%,见于严重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时,胎盘血管常出现异常,影响胎儿发育。如肾脏、视网膜血管病变。
③、早产发生率为10%~25%。早产的原因有羊水过多、妊高征、胎儿窘迫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常须提前终止妊娠。
④、胎儿严重畸形率为正常妊娠的7~10倍。血糖过高,糖化Hb>%,及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均使胎儿畸形率增加,可能与受孕后最初数周高血糖水平、代谢紊乱,缺氧或应用糖尿病治疗药物有关。以心血管畸形和神经系统畸形最常见。
3、对新生儿的影响
①、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高,高血糖导致胎儿高胰岛素血症,有拮抗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及释放的作用,使胎儿肺成熟延迟。
②、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离开母体高血糖环境后,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若不及时补充糖易发生低血糖,严重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