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参加潮涌普陀学科学研修活动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加潮涌普陀学科学研修活动体会.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8/10/2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加潮涌普陀学科学研修活动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参加“潮涌普陀”小学科学研修活动体会沈三小张燕10月29日,参加了以“创新实验教学”为主题的小学科学研修活动,展示了两节有创新的实验教学课以及优秀的实验器材,我针对实验器材谈谈自己的体会。新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丰富,灵活性强,实验数量多,很多器材很难办到,而且实验效果达不到要求,影响了我们课堂教学效率。但我们很多优秀的科学教师非常聪明,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创新,打造出适合学生、适合探究活动、简单方便的实验器材。一、巧用资源,简单可行我们老师善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自制教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废物利用,学生对这些器材也不感到陌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鼓励学生课外也能利用生活中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比如前几天,我也在上四年级“溶解”单元中《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为学生准备20份的食盐,费了很多时间。刘燕老师选用矿泉水瓶瓶盖取食盐的方法,实在是太方便了,节约了时间而且很适合学生操作。马婷婷老师用废旧的光盘代替有孔卡纸,直线传播实验非常明显。二、挖掘其特点,拓宽使用范围,提高仪器的使用率科学实验仪器一物可以有多用,很多教师在选择器材准备实验时,善于挖掘每类器材的特点,特别是拓宽其使用范围,这样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每种器材的使用率,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动手包中很多材料可以使用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比如手电筒、电灯泡、锥形小烧瓶,带孔的橡皮塞等。张玲燕老师用原来岩石和矿物的塑料盒子,用黑色即时贴粘满盒底,并粘满半个盒盖。实验时,将蚯蚓直接放入盒子中央,并盖上盖子,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三、重新设计实验,突破难点教科书中很多实验难以操作,而且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老师发挥智慧设计了一些创新性的实验,值得学习。如张玲燕老师重新设计了“两个带电气球相互排斥或吸引的实验”,让我感觉改进后的实验不仅器材简单容易制作,实验现象也非常明显,有助于让学生理解“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电荷相互吸引”这一教学难点。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很多知识离我们学生比较遥远,无法亲眼观察到科学现象,我们老师设计了一些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如徐晓红老师用海绵纸剪出地球六大板块,拼好放入水盆,用吸管插入水中,缓慢的吹动,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地球板块的运动,,能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地球内部运动会引起的系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