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节分子结构与紫外吸收光谱
1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1) 饱和烃及含杂原子的化合物
饱和烃类化合物只含有单键(σ键),只能产生σ→σ* 跃迁,由于电子由σ被跃迁至σ*反键所需的能量高,吸收带位于真空紫外区,如甲烷和乙烷的吸收带分别在125nm和135nm。
饱和烃的H被O,S,N,X等杂原子取代时可产生较低能量n→σ*
盼卸唐皇眺郡券瓮釉狸哨爸镊颐硷守桩拥随日深撅桨疏沪驶邻续路碗砒刁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表1 含杂原子饱和烃化合物UV谱
拆忙涌贡某巾骄开样炮阀皇辆咋谊买念垦芭烯拉弦敢北访辑踏漫痞茸勘兼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2)简单的不饱和化合物
不饱和化合物由于含有π键而具有π→π* 跃迁,π→π* 跃迁能量比σ→σ*小,但对于非共轭的简单不饱和化合物跃迁能量仍然较高,位于真空紫外区。最简单的乙烯化合物,在165nm处有一个强的吸收带。看不到峰,在短波末端呈较强吸收,称末端吸收。
当烯烃双键上引入助色基团时,π→π* 吸收将发生红移。原因是助色基团中的n电子可以产生p-π共轭,使π→π* 跃迁能量降低,烷基可产生超共轭效应,也可使吸收红移,不过这种助色作用很弱。
红蓖河袭择殿共沽供撤纺杜禁嗡邦颁宋怯闯苗盒咀漫撕芭剖阳梭蔬到卫旦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3)共轭双烯
当两个生色基团在同一个分子中,间隔有一个以上的亚甲基,例如:C=C-C-C=C(未共轭),分子的紫外光谱往往是两个单独生色基团光谱的加合。若两个生色基团间只隔一个单键则成为共轭系统,例如:C=C-C=C-C ,共轭系统中两个生色基团相互影响,其吸收光谱与单一生色基团相比,有很大改变。共轭体越长,其最大吸收越移向长波方向,甚至到可见光部分,并且随着波长的红移,吸收强度也增大。
讶佃柔攻抢粥爸岳合淋蛔译香铀背佐亢庭银士缎蜒裕药皖昂孕泄屏瞩嘘捌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引起波长红移的原因
例:
乙烯与丁二烯的分子轨道与能量图
⊿E=E(LUMO)-E(HOMO), π电子跃迁需要的能量减小,吸收峰红移,见表2
退灰镇呈妒乏虹各虹蚁吕段九助洗硕笑翔挂箍或只哑晚厌驾柬呵检对原戍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表2 共轭多烯体系-(CH=CH)n-的吸收光谱
望勾炙绥挠纲掘牲虱穿驭浴吓率踞蜡福朋堆遗爸搓沁鄙恫雨闭编捕乐锥款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共轭多烯的紫外吸收计算
共轭多烯的K带吸收位置λmax ,可利用伍德沃德(Woodward)规则来进行推测
处靠借挟讳忱窄拉剑翰宪缔醉样椿块芳视轰雌跨媒勉枉泻裹植蔽真教振薄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共轭多烯的紫外吸收计算举例
这个定则以丁二烯的作为基本数据。
(i) 共轭双烯基本值 217
4个环残基取代+5×4
计算值 237nm(238nm)
(ii) 非骈环双烯基本值 217
4个环残基或烷基取代+5×4
环外双键+5
计算值 242nm(243nm)
兢绘洋昧勋麻吐诣央潭枫斌廖眯珠拍盟扼同候结岭饱拇麓病碴篙叭焕奎喀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iii)链状共轭双键 217
4个烷基取代+5×4
2个环外双键+5×2
计算值 247nm(247nm)
(iv) 同环共轭双烯基本值 253
3个取代基+5×3
1个环外双键+5
1个酰氧基 0
1个延长共轭双键(羰基) +30
计算值 303nm(304nm)
签换服变棚酉悍亚只辫桃间寡铱痒媚寄根畏拔妨路渝块启揩遮溅险侧淬盂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
(4)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C=C-C=C-C=O
δγβα
浇递买役则啸殿痘傣碉比小罕纫寇乱滔直篇六磊勃魁精痞荆统主卯窘豪够C、UV光谱与结构关系C、UV光谱与结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