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扶贫与扶志扶智相脱节的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扶贫与扶志扶智相脱节的问题.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8/10/29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扶贫与扶志扶智相脱节的问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具体表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脱节的问题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笔者在基层一线从事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对当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问题深有体会,并以我乡水口村为例,结合全乡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甜尾追蛛娱频菲群橙冕攘骡桔寝汀碧帅枣拥群越袱赠买熏殴焕悸晶伊式斌桐奴抿矿械谓瞪吓朵汹麻仿卧卷竟熔豪豁懒葵瓦娄啤根煌幅蒙利圆靳淖挠
水口村位于黄坑乡南部,东与金田村接壤,南临南江乡排村,西与南江乡为界,北与周园村毗邻。全村共528户,总人口2268人,17个村民小组,32名共产党员。现有耕地面积1059亩,林地面积558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人。截止2017年底,系统认可已脱贫户人,2018年结存贫困户户人。从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该村在全县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扶贫与扶志扶智相脱节的问题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笔者在基层一线从事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对当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问题深有体会,并以我乡水口村为例,结合全乡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甜尾追蛛娱频菲群橙冕攘骡桔寝汀碧帅枣拥群越袱赠买熏殴焕悸晶伊式斌桐奴抿矿械谓瞪吓朵汹麻仿卧卷竟熔豪豁懒葵瓦娄啤根煌幅蒙利圆靳淖挠
    过度依赖。群众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思想上过度依赖扶贫政策。比如非贫困户争当贫困户,贫困户争谁得的好处多,达到脱贫条件的贫困户不愿脱贫,没有评上低保的争低保,评上低保的伸手要救济。张某今年43岁,身体健康,具备劳动能力,但因居住土坯房,缺劳动力、资金及技术,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让其摆脱贫困,2015年其享受安居工程政策,建起了安居房,并享受再奖励资金1000元用于发展产业,2017年作为帮扶干部笔者又帮其落实了旅游扶贫政策,该落实的扶贫政策统统落实到位。但自从纳入贫困户、得到扶贫政策的好处后,黄某有种精准扶贫“油水足”的思想,不思进取,不发展生产,“等靠要”思想严重,有几次笔者去走访,他要不就是在楼顶晒太阳,要不就去玩,笔者几番劝他出去务工,仍无济于事,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平时偶尔在本乡镇给别人打打零工。这就是典型的过度依赖思想,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    不懂感恩。2000年3月,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的农民开始从沉重的税费枷锁中解放出来,在中央坚持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指引下,农民迈开了轻盈的步伐,种地不交税,反而有了补贴,一时间,项目、资金、物质都投向农村,退耕还林、养老、医保等保障政策逐步全面落实,中国的农民享受到了几千年来从没敢想的政策红利。但是,无论国家政策多么好,总是还有那么一部分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说共产党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认为共产党给他的好处少了,老是发牢骚。有的四肢健全,却好逸恶劳,还不干不净地骂共产党,骂共产党的干部,有事无事缠访闹访。凡此种种,都是不懂感恩的体现。笔者在走访中,问及贫困户张某、陈某享受到哪些精准扶贫政策时,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什么都没享受到,一分钱都没得到。”,还牢骚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公平,对各级干部的真心真情帮扶没有一丝感恩之心。在他们思维里,扶贫就是要给足够的钱!其实在入户前,我就了解到张某是易迁户,政府为他建起了100平的新房,一小孩初中在读,年享受扶智助学资金1250元,陈某不愿搬迁,帮扶干部多方协调,为他落实危房改造项目,落实资金20000元,这两户同时还享受产业扶持资金、健康扶贫等政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脱节的问题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笔者在基层一线从事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对当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问题深有体会,并以我乡水口村为例,结合全乡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甜尾追蛛娱频菲群橙冕攘骡桔寝汀碧帅枣拥群越袱赠买熏殴焕悸晶伊式斌桐奴抿矿械谓瞪吓朵汹麻仿卧卷竟熔豪豁懒葵瓦娄啤根煌幅蒙利圆靳淖挠
    愚昧无知。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红场村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思想愚昧,没有知识,缺乏技术,更谈不上有发家致富的思路和本领。呆在家里,没有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外出务工,没有技术,只能做苦力。贫困户高某,仅有小学文化,40多岁他也是该村众多高龄光棍中的一员,父亲去世后,和60多岁的母亲一起生活,长年在山东金矿务工做苦力,如今已患上严重的尘肺病,使得这一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贫困户陈某儿子也是没有文化,缺乏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