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容
大纲要求
理论知识-基础知识
总结
(一)职业道德
(二)基础知识
(三)相关知识
理论知识-基础知识
鉴定内容
基础知识 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
范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安全评价法律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相关法律
安全评价相关行政法规
安全生产评价相关部门规章
安全评价相关文件
安全评价相关标准、导则
第1章安全评价法律基础知识
第 1 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第2节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第3节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础知识 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1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一、法的概念、特征、分类
⑴法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法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
定或者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
的总和。
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习惯法等各种成
文法和不成文法。
⑵法的目的
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
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
具。
⑶法的制定
依照《立法法》的规定,我国制定法的程序主
要包括法的草案的提出、讨论审议、表决通过和公
布施行。国务院提出的法律草案需要提请全国人大
或其常委会审议,须经3次常委会审议后方能付诸
表决是否通过。
第1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由国家强制
力保证其实施的一般行为规则,它反映由一定的物质
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律规范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关系的行
为规则。
第1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法的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
广大人民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形式的法律体现。社会
主义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人民性,是阶级
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法作为统治阶级的意志可以体现在3个方面:意
志内容的一般性、客观性、社会性。
第1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法的效力即法的生效范围,是指法律规范对什
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发生效力。
⑴关于人的效力
法律对什么人发生效力,各国立法原则不同,
大体有三种情况:①以国籍为主,只对本国人适用,
不适用于外国人;②以地域为主,法律范围在该国
主权控制下的陆地、水域及其底床、底土和领空的
领域内有绝对效力;③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相结合。
第1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
⑵关于地域的效力
法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大体有三种情
况:①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即在国家主权管辖的全
部领域有效;②在局部地区有效,一般指地方国家
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③有的法律不但在国
内有效,在一定条件下其效力还可以超出国境。
⑶关于时间的效力
法律何时生效和何时终止效力。
第1节法的概念、特征、分类和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