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激发兴趣张扬个性鼓励创新
摘要:作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最直接、最本色的教学活动,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不断提高学生作文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在作文指导与评改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培养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谈,一、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几种方法。三、评估学生作文优劣的两个原则。
关键词:趣;个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86-02
写作是一项最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可学生作文中经常表现出的一个问题是创新性思维的贫乏:没有活力,缺乏生气,缺少新意,甚至于雷同化、公式化、概念化。写教师必定是深夜工作,带病教学,儿子有病也不去医院;写学生必定是拾金不昧,刻苦解题,浪子回头上大学等等。
原因是什么?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与束缚,教师不能在作文指导与评改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对学生这个教学主体最严重地忽视或轻视。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作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最直接、最本色的教学活动,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不断提高学生作文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下面就本人在作文指导与评改中对以上问题的认识与做法浅谈如下:
一、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究某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认识倾向。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做好以下两件事情。
1、调动情感
命题时要重在捕捉学生的情感火花,激发学生情感外射。
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异常复杂,有篇学生日记这样写道:“因为自己知识的贫乏,我开始了担忧;为了自己那么无拘无束地洒脱一回,我开始自责;为了那飘来的莫名微笑,我开始了爱的寻觅;为了那飘零的秋叶,我开始探索人生的价值;为了那一次小小的过失,我开始探索友谊的真正内涵……”从这里我们发现中学生的确怀着一颗焦渴的好奇心,在使劲地探索周围的世界,涌动着一种骚动不安的情感。如果我们在作文命题时重视捕捉学生的情感火花,让其爆发出来,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产生兴趣。中学生大多敏感自信,爱思考,爱浪漫,又兼多困惑迷惘。可以针对这些情态进行命题,像《苦与乐》、《我们爱潇洒》、《我们的困惑》等,与他们的心理比较贴近,能激发学生表达欲,使其自觉地投入其中。
2、促进需要
只有对作文产生强烈的愿望,感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让人知晓,作起文来才兴味盎然,此种情况下,他们的思维才能够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语言的渠道才能畅通无阻,手中的笔才会有魔力。我是这样做的:
一是把生活的实际反馈到学生身边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主要是阳光,也有阴暗和缺陷,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感受一些社会的阴暗面,情郁于内欲发于外。于是,我寻找一些诸如:金钱万能?我身边的“变色龙”,上网危害之我见等。要求学生就这些现象作文。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写出了许多见解深刻、观点鲜明的佳作,反映了青少年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是坚持作文的主体实践。我在作文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把作文当作同谈话一样自然、普遍、广泛应用的交际手段,倡导“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在内容上,让学生由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