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力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这样解释的。他指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劳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以下是关于XX劳模先进事迹材料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1952年生,1972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7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四团武装三连工作,1975年调至××供电局工作,1987年至今任××供电公司检修二班班长。
物质的贫寒,有时可能化为一笔精神的财富。××从小家境贫穷,很早就饱尝到生活的艰辛,也从小炼就了他坚韧顽强、善良正直的品格。
1970年,××和同龄的一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四团武装三连(新建县成新农场),对于刚从学校走出来的年轻人来说,农村的现实条件十分艰苦。××所在的武装营主要担负看押服刑犯的任务,相对其他连队管理更严格。××因为诚实肯干,又吃苦耐劳,作为学员中的佼佼者,第二年就被破格提拔为排长,被树为全团上下的示范标杆、学习的榜样。
一粒优良的种子,撒到哪里,都将长出一片绿荫。
1975年,通过招工考试,××进了××供电局。从进供电局的那天起,××就和电力线路打上了交道。三十年的摸爬滚打,孜孜不[本文转载自倦的刻苦钻研,让××从一个电力行业的门外汉成长为输配电线路方面的技术专家。
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哪个部门,任何岗位,××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他对工作的认真劲和高度的责任心,深得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赞赏和信任。
1987年,××调到供电抢修班,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近二十年。
二十年来,一顶安全帽、一身汗渍斑斑的工作服、一个鼓鼓囊囊的电工包陪伴××走遍了××市的大街小巷,一次次为百姓解决用电难题,送去光明。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亮在市民心中的“一盏灯”。
该同志积极参与机械学院关工委组织的老教师与学生的谈心屋活动,并参与低年级班级活动,去讲专业、讲成长、讲学习方法。
二十年来,××先后被评为××省电力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十大文明之星”、××市劳动模范,荣获××省“十佳服务明星”、“窗口行业服务标兵”、××省劳动模范、“国家电力公司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抢修二班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班组”。
××和他带领的班组成为××供电一个响亮的品牌,一扇明亮的窗口。多次受到省、市政府、省电力公司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接见,省委书记孟建柱称赞他们是“能打硬仗的电力突击队”。
XX年的五一前夕,××光荣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进京接受表彰。
他就像一只系着无数根线头的风筝,线的那端是××百姓,线的这头是他深情的牵挂
一个故障,就是一道命令。“供电抢修救急象救火,我们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做完事,让客户满意。”朴实的话语诠释了××对责任的理解、对岗位的忠诚。
有一年5月的一个深夜,正在当班的××接到江印公司断电的告急电话。江印公司承担着全国四大报纸《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国妇女报》的印刷工作,一旦延误次日的发行,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江印公司的经理急得团团转。××带领同事火速赶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抢修,终于在凌晨3点多钟恢复送电。听着印刷机重新“隆隆”响起,江印公司的经理如释重负,等他想起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