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唤醒沉睡状态的“我”.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唤醒沉睡状态的“我”.doc

上传人:aady_ing01 2015/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唤醒沉睡状态的“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唤醒沉睡状态的“我”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作文训练,教师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通过教学,作文能达到优秀的,可能一个也没有。大多数学生只能写简单的通顺的文章。我很赞成黄厚江老师表达的观点:“中学语文教师能够承担的作文教学内容只能是: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学会常见的文体写作,能写切合题目要求、文通理顺、言之有物的文章。”(《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1期)但不管怎么说,学生们的文章都是借助自己特有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念想的,是学生表达自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
余秋雨先生说:“中学生作文,把事情说清楚,把心情写出来,这是最主要的。”所以,让阅读的人能清晰地领悟文章的思考和情感,是写作最重要的目的。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是能写记叙文,也包括有人称之为散文化的记叙文。不是初中要求的,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的简单的记叙文,而是内容和写作方法复杂一些,更强调表达作者本人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文章。
然而现在学生的写作现状是,他们写文章普遍没有“表达自我”的****惯。以《记一件事》为例。学生的开头:“假期中发生的事有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下面这件事。”结尾:“这件事多么有趣啊!至今让人无法忘记。”十篇中有八篇会这样写。
文中记述的这件事,喜欢用第三人称“他(她)”或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来写,很少出现第一人称单数“我”。哪怕文中有“我”,也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从不发表意见,从不表露感情。就连那些所谓的作文尖子生,写自由作文能表达自我,写老师布置的作文,则往往不表达自我。由此可见,学生作文呈现一种与已无关的状态。
在高一阶段,一定要纠正学生这种不良的写作方法,因为这与写作是为了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
要学会在作文中“表达自我”,首先要贴近自我,写出自己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被称为优秀的文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作者主观的感情。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也认为,人应当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灵魂的活动。老舍是一位平民作家,在《想北平》中说,他喜欢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与整日坐在书斋里的作家写出来的不一样,渗透着他极为自然的、深刻的对北平的喜爱与思念。
作为一个每天生活在校园中的学生,写作必然受到生活阅历的限制。生活本身就平平常常,作文的题材难免单调重复。但是,我们对于普通学生看似平平常常的生活,也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出自己的学****生活和成长的烦恼。
其次通过平凡人、平凡事来抒写真性情、真情感和生活智慧。
要求学生熟读课本中名篇、名段,教学生看作家怎样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大脑思考生活,用心灵感悟生活,用身心享受生活;领悟作家是怎样用文字来表达思维过程的,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写作思维的改变。
《金岳霖先生》中有个传神的细节描写,“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写出了金先生不以师道为尊,不故作高深,与人平等,与学生亲近的独特的个性。如果不仔细观察,是不能写出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的。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这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的结尾,写出了刘亮程对人生的思考。当精神家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