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材料作文“人生态度”导写
【文题】
有人听天由命,有人扼住命运的咽喉;有人尽人事而知天命,有人知天命而尽人事;有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有人知其不可而不为。不同的态度,往往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也往往源于不同的态度。
那么,你最赞赏上面的哪一种人生态度呢?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文体规范。
【写作导引】
此题与一般的新材料作文题有所不同,无需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材料中已列出六种人生态度,只要从中选择一种作为观点进行写作即可。当然,前提是能充分理解材料中所列举的六种人生态度的内涵,然后选择自己能驾驭得了,而且对读者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作为文章的观点。一般而言,放弃拼搏“听天由命”的观点不宜选择,除非能翻出新意,发人之所未发。
“听天由命”指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指凭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不宜提倡。“扼住命运的咽喉”是贝多芬的名言,体现的是桀骜不驯、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是与厄运抗争时决不屈服、永不言败的顽强精神。贝多芬正是依靠这种精神,越过了人生的无数痛苦险峰,战胜了命运。
“尽人事而知天命”语出《镜花缘》,指尽最大努力地对待一生中所碰到的每一件事情,至于结果如何,则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就看命数如何,听从老天安排了。能万事如意固然好,不如意,则一笑了之,保持一颗平常心,满怀敬畏和感恩。对现代人而言,知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诱惑太多,欲望太重。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而知天命恰恰是一种不计较得失的心胸和气度,是一种豁达。许多哲人对此均有精彩的表述,季羡林老先生将之概括为
“一切随缘”;管理大师曾仕强评之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总之,“尽人事而知天命”是高调做事,结果随缘。
“知天命而尽人事”是在已经知道规律、处境、局限甚至结局的情况下,直面人生的困境和低潮、笑对人生的沧桑和沉浮,仍然心平气和尽心竭力地努力把事情做好。这是一种高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虽然有时带有悲壮的色彩。
“知其不可而为之”语自《论语?宪问》,原文为:“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通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敢于挑战,对于凭经验判断为“不可为”之事,知难而进,努力实践。其结果也有可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二是指献身的精神,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三是指神圣的使命,不因为成功与否才决定做不做,而是因为应该做,就去做,孔子即如此。这三者都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知其不可而不为
”则与此大相径庭,体现的是道家的态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材料虽给出6种选择,但实际可写的只有5种,而这5种均可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当然,这要看作者对所选人生态度的理解程度和所掌握的素材了。
【佳作展示】
做命运的主宰者
古田一中一考生
究竟是你选择了自己的命运,还是你的命运选择了你?成功的人认为自己选择了命运,而不少失意的人却认为是不幸的命运选择了他们。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双耳失聪的他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