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论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5/9/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信息技术和其他课的差异性较大,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一套适合本学科特色的评价方式,要力求避免传统评价中的缺陷,完善和创新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下面结合本人的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评价信息技术教学。
一、反思现状,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对评价认识不足
随着教育部课程改革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已经迈入了中小学必修课的行列,但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家长、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目前没有成为中考、高考学科,这门课程并不重要。与其他学科相比,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尚未作为一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
(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内容只注重结果
就目前我市中小学而言,信息技术的开课率还是很高的,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各校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有的学校为了应付考试,沿用了传统课程(如:语文、数学等)的考查方式,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笔试,教师评分后记入成绩册;有的学校没有考试,放任自流,造成学生学****的时候只关心上网、聊天、游戏等;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在信息技术考核评价中增加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考试评价,但是对学生学****的评价方式仍然是几项测试的有限相加。以考试方式来评价信息技术教学,往往忽视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过程,过多的重视考试分数、成绩,其弊端就是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
(三)评价方式的现状急需改革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明确指出:“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新课改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除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外,还应注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掌握后能否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因此,需要一种既适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又能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乐于学****的新颖的评价方式。
二、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实施中的应对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是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以及原有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使用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引入“无纸化”的考试方式
尝试让学生一人一机在限定的时间内在计算机上答题,考查的不仅是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有上机操作能力考核部分。这种考试方式本身就是对学生操作水平的一次检验,不仅考查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也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
(二)自制电子作品考试方式
即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创作多媒体作品的考试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应用。教师在给定了范围与评定标准后,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动手收集资料和素材,完成作品并存盘交给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进行这样的考试。例如:在完成PowerPoint模块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以春节或元旦为内容,以简单的文字、图案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学生纷纷开动脑筋,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作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