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doc

上传人:追风少年 2011/9/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化学达标突破训练10.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组一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 )
解析:选B。依据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分析:A中两电极相同;C中没有连通构成闭合回路;D中酒精是非电解质;只有B符合条件。
2.(2009年高考广东卷)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极反应都为:
O2+2H2O+4e-===4OH-
,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解析:选A。B项,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不应生成Al(OH)3沉淀,而应生成AlO。C项,电解液的pH应减小。D项,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
3.(2010年高考广东卷)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Zn-2e-===Zn2+
:Zn+Cu2+===Zn2++Cu
,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移向ZnSO4溶液
解析:选BC。本题考查原电池。电池的正极得电子,A选项错误;结合该电池的装置图可知,该过程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为Zn+Cu2+===Zn2++Cu,B选项正确;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C选项正确;左烧杯中由于Zn失去电子形成Zn2+,使得该烧杯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增加,为维持电中性,Cl-移向ZnSO4(aq),K+应该通过盐桥流向CuSO4(aq)所在的右烧杯,D选项错误。
、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C>A>B >A>B>C
>B>A>C >A>D>C
解析:选B。根据原电池原理: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所以A、B中活动性A>B;A、D与等浓度盐酸反应D比A剧烈,即D>A;Cu与B盐溶液不反应,而能与C盐溶液反应置换出C,说明活动性B>C,即D>A>B>C,故选B。
题组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5.(2010年高考浙江卷)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
:2Li+FeS===Li2S+Fe
:Al-3e-===Al3+
,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
解析:选B。A中Li­Al在电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