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与设备不同,原材料一般是构成产品实体的主要生产要素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要改变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在物质转换和使用过程中,原材料产生很大的消耗。正是上述原因,原材料采购的比重很大,采购活动比较频繁。原材料存在不同的种类,品种、形式和特性有很大差异,因此采购物流过程比较复杂。许多原材料带有特殊属性,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有特殊要求。因此,原材料采购物流在企业整个采购物流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采购物流作业的核心环节,也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本章主要介绍原材料采购的原理、原材料采购流程和原材料采购物流作业等相关内容。
§1 原材料采购概述
原材料是产品在未加工之前的初始形态,是一切产品的构成要素。生产就是企业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因此,原材料的采购便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原材料的类型
世界上的产品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生产产品的原材料亦是种类繁多,难以计数。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原材料分成不同的类型。
原材料的功能类别
根据原材料的功能划分,可以划分为生产性原材料和消费性原材料。
生产性原材料是指用来制造零部件、设备等生产器具的原料和燃料。这类原材料所制造的产品一般不能直接为人们所消费,而只能作为制造人们可以直接消费的产品的生产工具。例如,生产钢铁的原材料有铁矿石、焦炭、水等。生产性原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生产过程中被物化到产品中的原料,例如,铁矿石等;另一类是在生产中支持原料物化为产品而被消耗掉的燃料或辅料,例如,焦炭、水等。对于制造机器设备的生产型企业来说,原材料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及其价值实现。如果企业采购的生产性原材料不符合质量、技术标准,所生产的产品必然质次价低,甚至无法出售。因此,把好原材料采购质量关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消费性原材料,顾名思义,是指用来生产人们可以直接消费的产品的物料,消费产品不仅指可以直接消费的食品,像面包、奶油等,还包括为方便人们生活需要的器具,像冰箱、电视、洗衣机、油烟机、灶具等。它最大的特点是经过加工后可以直接为人们所消费或使用,而不像生产性原材料那样,经过加工成为产品后只是作为生产消费性产品的设备工具。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生产性原材料与消费性原材料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原材料在未加工生产之前并没有属性界定,既可以是生产性原材料也可以是消费性原材料,只是在加工生产之后将其确定为某种类型的原材料。譬如,像钢材,如果将其加工成生产线,那么便是生产性原材料;如果将其加工制造成家电,它又成为消费性原材料。
材料的质地类别
根据原材料的质地划分,可以划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任何原材料都有反映其属性规定的质地或料质,根据所反映的属性规定不同可以将原材料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最为通常的是根据原材料强度和导电性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大多数金属材料质地硬、强度高、韧性好、易导电,例如,钢、铜、铁、锌、锡等;非金属材料质地软、强度低、韧性差、绝缘不导电,例如,塑料、木材、棉麻等。然而,区分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标准质地是就属性所反映的一般特征而言,并不具有绝对性,有的金属材料并不具备金属材料所具有的特征,相反,具有非金属材料的特征,水银就是如此。同理,非金属材料也是一样,像金刚石等。不过,从总体来说,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
原材料的产业类别
根据原材料的产业属性划分,可以划分为农业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和服务业原材料。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都可以划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三大产业。根据原材料的产源所归属的产业来划分就可以划分为农业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和服务业原材料。农业原材料是指产自于种植或养殖的自然产品,例如,动物和植物材料;工业原材料主要是指来自于天赋的矿产资源,通过冶炼加工而成的材料,像石油、煤、天然气以及其他矿产资源;服务业原材料是指服务的能量,例如像劳动。
根据产业属性的另一种分法是依据原材料的产业用途来划分,也可以划分为农业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和服务业原材料。即不管原材料产自哪个产业,最终用于哪个产业就属于那个产业的原材料。这就可能出现根据产源划分应属于农业原材料的现在却成为了工业原材料或服务业原材料,或者工业原材料却成为农业原材料或服务业原材料的现象。这种冲突的现象是由于划分的标准有别造成的,并不影响这两种划分方法的独立存在。
原材料在用途上了类别
根据原材料的用途划分,可以划分为生产用料、基建用料、大修用料、维修用料、技改用料、科研用料和其他用料。将原材料划分为生产用料、基建用料、大修用料、维修用料、技改用料、科研用料和其他用料等七种类型主要是依据原材料在企业生产中的不同用途或作用进行划分的。
生产用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