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从邵逸夫天文奖看中国天.ppt

格式:ppt   大小:90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邵逸夫天文奖看中国天.ppt

上传人:tanfengdao 2018/11/21 文件大小:9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邵逸夫天文奖看中国天.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 邵逸夫天文奖 看 中国天文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国内科学界总在问:什么时候得诺贝尔奖?---2011诺贝尔物理奖2008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2012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2011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2011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第一、第二届2004-2007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三、第四届2008-2011评审委员会主席2008200920102011评审过程学科评审委员会组成:由诺贝尔奖、邵逸夫奖得主,主要国家科学院院士组成国际评审委员会每届2年,可连选连任各学科的提名网:由相关学科各主要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大学天文系主任,著名天文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奖及邵逸夫奖得主以及评审委员会委员组成~几百人每年10月–次年2月给提名网发征集提名表评审委员会委员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名每年3月-5月评审委员会讨论、推荐得奖人,准备报送被推荐得奖人材料一般不开会,而是Email或电话会议多次反复讨论,天文的做法是,先从所有被提名人中,挑出5名shortlist,再从shortlist中经反复讨论,还可以征求委员会外地专家的看法每年5月Council讨论每年6月发布新闻得奖名单每年9月在香港举行颁奖仪式AllShawPrizesinAstronomy 2012DavidCJewittandJaneLuuObs.–Kuiperobject 2011EnricoCostaandGeraldJFishman- t,LymanAPageJr andDavidSpergel-Obs.-WMAP 2009FrankHShu–Theory–starformation 2008ReinhardGenzel–Obs.-BlackHole 2007PeterGoldreich–Theory-lifetimeachivement 2006SaulPerlmutter,AdamRiessandBrianSchmidtObs.-darkenergy 2005GeoffreyMarcyandMichelMayor–Obs.–extra-s 2004PJamesEPeeblesTheory-cosmology我担任评审工作的八年(2004-2011)中,理论研究得奖的有三项:2004PJamesEPeeblesTheory–cosmology2007PeterGoldreich–Theory-lifetimeachivement2009FrankHShu–Theory–starformation我国在天体物理理论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还很大,对天体物理的深刻理解原创性思想系统性我担任评审工作的八年(2004-2011)中,观测研究得奖的有五项,t,LymanAPageJr andDavidSpergel–WMAP2011EnricoCostaandGeraldJFishman–GRB我国在空间天文方面完全没有竞争力我担任评审工作的八年(2004-2011)中,观测研究得奖的有五项,其中地面光学观测三项GeoffreyMarcyandMichelMayor–extra-s发现者之一的MichelMayor是第一个发现太阳型恒星的行星(1996),。其台址比兴隆站略好,。我们的差距::(ELODIEwasanechelletypespectrographinstalledattheObservatoiredeHaute--Search.):SearchProgrammes Search(OHP-France)TheCORALIESurveyforSouthernExtra-s(LaSilla-Chile)TheM-DwarfProgrammesFutureInstr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