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合同法,间接损失.docx

格式:docx   大小:57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合同法,间接损失.docx

上传人:glfsnxh 2018/11/23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合同法,间接损失.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合同法,间接损失篇一:合同法违约责任第九章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所承担的责任。(《合同法》107条第1款: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特点:①违约责任的产生以合同当事人不履行义务为条件。(1、债务是责任发生的前提2、国家强制性3、违反的是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应负其他责任) ②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特定当事人) ③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④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1“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的表述来阐述违约行为的概念。(前提: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合同关系) ②特点:第一,违约行为的主体是合同关系中的当事人。(合同相对性) 第二,违约行为是以有效的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第三,违约行为在性质上都违反了合同义务。违约行为本身不能代替损害事实。一方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不仅要证明对方违约,还要证明对方给自己造成了损害。 2、不存在法定和约定的免责事由: ①:违约行为不能作为违约责任的唯一构成要件(不包括当事人的主观过错,可能有法定和约定的免责事由,则无需承担) ②:损害事实不应成为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过错推定归责原则:原告在证明被告构成违约以后,如果被告不能证明自己对此违约没有过错,则在法律上应推定被告具有过错,并应承担违约责任[例:根据《合同法》第109条:“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除非违约方能够依据《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举证证明其不履行合同是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才可以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一方面,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并不一定必然会给另一方带来损害。另一方面,一方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了损害,但此种损害可能难以确定,特别是要由对方当事人就其遭受的损害数额、损害与违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举证,十分困难,可能使非违约方放弃赔偿损失的请求,而选择其他的请求。违约行为形态: 1、概念:简称违约形态,是指根据违约行为所违反的合同义务的性质和特点而对违约行为所作的分类。违约行为形态的划分有利于选择最合理的方式救济自己的权利 2、分类: 一、预期违约:概念:预期违约也称为先期违约,它是指在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而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其在履行期到来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我国《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特点:。由于履行期尚未到来,当事人还不必要继续履行其义务,此时一方的违约只是表现为未来将不履行义务,不像实际违约那样表现为现实的违反义务,预期违约行为侵害的是期待的债权而不是现实的债权。 ,即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 。一般来说,实际违约常常会造成非违约方的期待利益的损失. 分类:①明示违约:概念:指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明确肯定地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他将在履行期限到来时不履行合同。我国《合同法》第108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条件:第一,必须是一方明确肯定地向对方作出毁约的表示。第二,不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正是由于一方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之后,将不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如不履行买卖合同中的付款或交货义务),从而会使另一方订约目的不能实现,或严重损害其期待利益,因此,明示毁约人应负违约责任。(例外:不构成明示毁约:1、行为人只是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的次要义务2、被拒绝履行的仅是合同部分内容,不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 第三,不履行合同义务无正当理由。②默示违约: 概念:指在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其将在履行期到来之后不履行合同,而另一方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方将不履行合同,而一方也不愿意提供必要的履行担保。我国《合同法》第10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条件:第一,一方当事人具有《合同法》第68条所规定的情况。包括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第二,另一方具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具有上述情形。(确切证据:较为抽象,要求预见的一方必须举证证明对方届时确实不能或不会履约。其举出的证据是否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