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旅游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pdf

格式:pdf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游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pdf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9/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游情景规划与项目体验设计.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城市土地储备与国有土地资本运营
於忠祥朱林王佳丽
(安徽农业大学合肥)

摘要国企改革、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城市规划的实施等呼唤城市土地储备,城
市土地储备为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吹响了前进的序曲。城市土地储备是国有土地资本运营的基
础,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它对推动国有土地资本运
营,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资产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它对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和政府运用土地资产这一经济杠杆合理调控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土地储备土地资本运营

一、城市土地储备:国有土地资本运营的序曲
土地是一个城市的最大资产。据测算,我国目前国有土地资产总量在万
亿元人民币左右,数倍于万亿元的其他国有资产。怎样充分发挥这笔资产效应,
利用它来为城市经济建设筹集资金,带动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这不仅是
各界政府所关注的问题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理论,指出了资本具有两个重要的本质特性:其一,
增值性,即它的运营以实现更多的资本为目的;其二,运动性,是指它通过自身
的不断运动获得不断增多的资本。土地资本也不例外,它只有不停地运动才能体
现其自身的价值,也就是说,城市国有土地资本只有不停地运动,才能不断的增
值,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但从现状来看,我国很多城市将近
有的土地处于闲置、静止状态,其资产无法显化,追根溯源还是计划经济体
制下的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使用制度所遗留下的弊端。当时,人们头脑中土
地并不是“商品”的概念,而是一个“国土”的政治概念。这种土地使用制度导
致了国家只有法律意义的土地所有权,没有经济意义的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者
成为变相的土地所有者。由于土地使用者只代表一个小团体的利益,不会从国家
127
和社会的角度综合考虑土地的利用问题,由此造成了各单位争相要地、多占少用
或占而不用,甚至于自批自用等,使得大量土地被圈占,画地为牢。一方面城市
在外围扩张,大量侵占耕地;另一方面城市内部土地在低效益地利用,有的宁
愿上演“空城计”,也不愿意放弃土地使用权。
为了彻底打破画地为牢的土地利用格局,显化土地资产价值,使闲置的土地
运营起来,惟有采取收购储备的方式。这样,低效利用土地者,在放弃土地使用
权时能获得相应地回报;国家收购土地进入储备中心,便于纳入新的土地使用制
度系统。可以说,土地收购储备,使传统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残遗与现行的城
市土地使用制度得到了完美的衔接,并最终通过土地资本运营被彻底摈弃。
土地储备促进了国企改制
当前国企改制最关心的是“人往哪里去,钱从那里来?”由于困难或破产企
业不能取得银行贷款,遗留的唯一财产就是土地资产,但企业没有能力对土地进
行开发,更不能实现土地资本的增值效应。大部分企业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无
人问津,造成国有土地资产的浪费;少数企业通过转让或变相转让取得资金,而
多数开发商无雄厚资金和经营能力,只能通过开发房地产销售房屋后逐步付清土
地转让金,使企业不能及时将资金投入生产;还有部分企业以土地入股,但所得
收入甚少,而且必须以本金的形式作为下期的股本。所有这些都未能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