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拿拿针线 动动手指0911.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拿拿针线 动动手指0911.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8/11/2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拿拿针线 动动手指091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有多种途径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手是人类肌体中重要的一部分,手的使用,手的活动方式,手的操作技能,手的灵活程度。同时也是智力技能的体现。动手能开发大脑,使大脑皮层结构更完善。现在的年轻家长,会做针线的很少,更不要说孩子了,三四年级的孩子连把线头打个结都不会,要是衣服掉一颗扣子、脱线角都会感到缩手无策的。我问过学生:“如果你的衣服扣子掉了,衣服脱线了怎么办?”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叫奶奶或外婆缝,要么拿到裁缝店去”。多干脆。可连这么点小事自己都不能解决,又是何等悲哀啊!面对现状,我采用课堂教学和回家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拿拿针线动动手指,学一点缝纫技巧。一是学钉纽扣,调查纽扣:1、调查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是哪些纽扣(款式、材质)。2、从古代到现在纽扣的演变。3、纽扣最早产生在哪个针和排针的方法缝制。看似很枯燥的内容,可学生还是学得很认真,有的手艺还不错,特别是前几届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好一点,缝出来的布袋还看得上,还能在校园里展出布袋。特别是有一次展出的小衣服还象模象样。虽然劳技课中没有这一内容,但看到学生有兴趣,也就让他们去尝试着做一做。在学做之前,我先把事先做好的一套小衣服给学生看,引起了他们做的欲望,然后教大家在布上画样板、裁剪。有困难的由老师帮着裁剪,然后重点进行缝纫,因课堂上时间有限,都在家里完成。交上来看还真是出呼意料,特别是好多男孩子,也非常有耐心,做得非常好。这才叫真正的有兴趣。可是,今年的四年级学生,很难说他们不认真,可是作品的质量总让我看不上眼,是我的要求过高?还是家长不重视,没把劳技课当一回事?我看关键还是学生太会磨蹭,不会抓紧时间,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这跟在家里太溺爱有很大关系。家长什么事都不让做。在这一方面,我也设计过多种实践活动,动动手学点家务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让学生动起来,形成劳动观念。可我在想,培养学生应从多种途径着手,其他课程也可以,学校的综合活动更应该让孩子做家务方面设计几个活动,这对培养孩子有好处。其实孩子们还是可塑很强的,只是没机会展示,我们应该给他们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去实践,去探索,这就是能力的最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