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途径浅议
黄婉秀,刘艳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4)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的具体途径,一是将热情讴歌和大力弘扬“全国道德模范”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旋律,二是将舆论抨击与道德鞭笞“假、丑、恶”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前进动力,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保障,四是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作为公民道德建设成长的沃土。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全国道德模范;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实施途径
中华民族历来都是一个英雄辈出和崇拜英雄的民族,每个时代都涌现出很多时代风云人物,每个英雄人物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文花枝、杨怀保等全国道德模范成为时代的英雄,引领着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价值观念不断涌现,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活动异常活跃,道德观念呈现出了复杂多变的发展特征。在不少人的心里,拜金主义取代了雷锋精神,明秩序让位于“潜规则”,极端个人主义被标榜为敢说真话,奢侈浪费被歌颂为拉动内需。人民群众呼唤良好的道德风尚,时代期待着“人心再古”,公民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2001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该文件宏观上为“公民道德建设”发挥了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的纲领性作用。本文从微观角度具体探讨了促进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途径。
一、热情讴歌和大力弘扬“全国道德模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旋律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依赖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道德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依靠道德榜样、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把一定的道德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行为和习惯,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必由之路。要让道德模范更好地去凝聚人、引导人,关键之一是让其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境界和道德追求能够在人们的心中形成共振、产生共鸣
。关键之二是要让其道德模范“亮”起来,让他们的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主要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同时运用报告会、图片展等形式,立体化、高密度地宣传模范人物及其感人事迹,通过反复宣传,不断挖掘其精神内涵,使之“定格”在人们心中。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的宣传推广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文花枝作为一名年轻导游员,在“”中,在全身17处以上骨折、数度昏迷、命悬一线之际,发出了“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的时代强音,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履行一名导游员的职责;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舍身忘我的牺牲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操守、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己、舍已救人的传统美德,集中展示了80后青年勇于拼搏、敢于担当的时代特征。
“80后英雄”文花枝的感人事迹经新闻媒体“狂轰烂炸”之后,吴仪副总理和陈至立国务委员亲自批示文花枝免试就读湘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文花枝先后获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