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pptx

格式:pptx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pptx

上传人:gd433 2015/9/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建筑学院

课程安排
理论讲述(1-6周)
参观调研(7周)
课程设计+实践(8-14周)
考核方式:考勤(20%)、抄绘(30%)、课程设计(50%)
教材
参考书目
第一章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相互关系及发展历史
1. 概念
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种和建筑的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经过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创造这一环境的全过程称为“造园”,所建造的这一环境即为园林。
园林包含的5种基本要素: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园林小品
园林设计:在选址范围内,将组成园林要素的地形、水体、植被、建筑等加以和谐的组合,运用工程技术得以实践、创造出理想的园林作品。
城市绿地:以植物为主要存在的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分为多个层次:
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之一, 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它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化和细化。该规划不仅涉及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还涉及详细规划层面的绿地统筹和市域层面的绿地安排。
此外,还有城市绿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绿地设计;城市绿地的扩初和施工图设计。
,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达到50%。规划市级综合性公园26个、主题公园13个、区级公园42个。
2. 东、西方园林发展历史及特征
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古典园林的萌芽——“囿”
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
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
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
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
生成时期
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历史上最早的,有信史可证的园林是周文王的“灵囿”。囿为四周有墙垣相围的一块较大的地方,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并建有简单的建筑,为休息观赏。
奠基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都城咸阳修建上林苑。汉武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按照方士所鼓吹的神仙之说在建章宫内开凿太液池,池中堆筑方丈、蓬莱、瀛洲三岛以摹拟东海的所渭神仙境界。这就是后来历代皇家园林的“—池三山”主要模式,开模拟自然山水之先河。
汉建章宫图
秦上林苑
转折时期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功能分区更为明确,规划格局更趋完备。完全成熟了的中轴线规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大内御苑华林园位于中轴线北端,它经历了多个朝代二百余年的不断建设,不仅成为当时北方的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其造园艺术的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北魏洛阳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