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高考古文翻译注的“三步”.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古文翻译注的“三步”.doc

上传人:jq4846 2018/12/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古文翻译注的“三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古文翻译注意的“三步”


古翻译是高考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对考生古能力的全面考查,因此有较高的难度。可以这样说,古翻译做不好,说明考生的古能力相对较差。在高考中古翻译的要求是三个字“信”“达”“雅”,也就是,忠实于原,语言要流畅,而且要富于采。一般说考生能做到“信”“达”就可以了。有关古翻译这个方面的复****方法有很多,有“增、减、删、移、调、补”等“口诀法”,有“分类対译法”等,虽然是言之凿凿,但学生还是“难求深解”,达不到高考的要求。
其实我们认为我们做的这些方法,都只是重视从词句和句法等方面入手,从古的外形去把握,而我们学生接触的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我们只有在翻译时,把古和现代汉语的句子联系起,才可以事半功倍,或者说我们要做的是把古演绎还原成我们现代的汉语。我们在这里设计了三个步骤,也就是“补满、明句、対译”。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高考句子谈谈,希望能给考生一点启示。
第一步是“补满”。所谓“补满”就是把古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我们知道古崇尚简洁,言简意赅,且古中省略是常态,这就是我们在学古中很不适应的一个方面;我们要翻译就首先把它“补满”,补充完整这些省略的内容,让这个“漏洞百出”的古句子和我们现代汉语一样的语法、句式,那么我们就很容易操作了。一般说古中省略的有主语、介词、姓氏、宾语等,有时也省略谓语。括号内的内容为补充的内容。
09年海南卷
(城)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朱)昭以智补(城墙)御(敌兵),(策)皆合法,然(势)不可复支。
09年广东卷
(献太后)语(李)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今子)殆过矣。
上面的句子我们“补满”之后再看,就和我们现代的句子一模一样了,后面我们要做的只是后面要讲的“対译”就好了。
第二步是“明句”。我们把省略的内容“补满”还不够,因为古中很多的句子和我们现代汉语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二步是要明晓这些句式。
古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固定的句式,这些句式是凝固,如“不亦。。。。。乎? 无乃。。。。。。乎?何。。。。。为?。。。。。。之谓也”等,我们对这些句式的翻译也是固定的,上面的几个句式依次译为:“不也是。。。。。。的吧?恐怕不。。。。。。。吧?为什么。。。。。。呢?说的是。。。。。。。啊。”
第二种是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这包括“被动句、省略句、倒置句、判断句”,这些句式是我们需要重点注意的,不能很好翻译这些句式,就不可能做到和现代汉语的句式相合,也就谈不上流畅,也会不合理。在翻译时要分门别类,如“倒置句”有“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又分成好几种有介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等)、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我们在翻译时,就先要把它调整还原到和我们现代汉语需要的位置上;“判断句”我们就只需要翻译成“。。。。。。。是。。。。。。”的形式就可以,至于“被动句”和我们现在翻译是一样的,只是我们要能分辨出;“省略句
”上面已经说到了就不谈了。
如09年江苏卷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这里有状语后置句,“于明之亡也”应调到“无补”的前头。
09年天津卷
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这里“非臣之所能也”是个判断句,应译为“这不是我们能做到的事”;“其。。。。。。乎”为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