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对鸦片战争的感悟.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鸦片战争的感悟.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8/12/2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鸦片战争的感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鸦片战争的认识
当世界都在向前迈进的时候,中国仍在原地徘徊,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扩张。殖民主义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就是为了把它们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为了打开市场,解决其本国的商品滞销问题,发动鸦片战争。而在那之前的鸦片走私已经让中国人身体和精神上受到重创,战争前的中国尚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也没有主权的概念。长期的闭关锁国也蒙蔽了国人的眼睛和心灵,如果中国的社会体制不改变,鸦片战争的结果也不会得到改变。即使当时的英国没有发动鸦片战争,也会有其他的国家在“垂涎”着中国。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制度的落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思想上又对国人实行禁锢政策,对不满情绪者进行残酷打压,闭关政策也大大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统治的腐败和对人民的压迫必将引起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对于西方自然是块“肥肉”。第二是清政府内部的分裂,许多大地主、大贵族联合在一起组成鸦片输入收益集团,而林则徐为首的有志之士组成了禁烟派,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挡英国对华的鸦片输入。说到底,战争失败,英国的强大是一个原因,朝廷内部很多人不愿意打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们愿意维持现状,这样才不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第三是清政府对内打压,对外却妥协,典型的“窝里反”,战争中天时地利人和,且不谈“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条件本可作为优势,却被清政府扼杀在摇篮中,采取反动政策硬是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第四是鸦片对国人的侵害太深,看过当时一些国人吸食鸦片的图片,图片中的人飘飘欲仙很享受的样子,而鸦片就是让国人始终处在一种安逸的状态,民族危机不关他的事,经济落后不关他的事,完全是过一天便乐一天的心态,民族意识尚未觉醒,这样的人就连武器也打不起,谈何打仗抗敌呢?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且还勒索赔款,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前的中国自认为“地大物博,天朝上国,唯我独尊”,战争却让中国不得不睁眼看清世界的形势,开阔了眼界。当时的中国就如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旦打开接触新鲜空气,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同时鸦片战争对于自然经济的冲击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中断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演化过程,促使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外国在华设立工厂,并不是为了中国的工业经济,而是为了从中获取暴利从而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其实本质上,他们在中国只是建立了一个无根基、无依靠的殖民地工业体系罢了。战争后的中国除了要缴纳条约上的赔款以外,还被剥夺了关税自主权,关税自主权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外国廉价的商品涌入中国,排挤了中国的工业品和手工产品,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而海关的行政权也被外国逐步控制,纵观整个条约,对当时整个中国的经济、政治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外国人通过条约从不同方面控制中国。虽然说经济上受到重创,鸦片战争在思想上也为中国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