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量验收.doc

格式:doc   大小:44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量验收.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9/1/5 文件大小:4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量验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量验收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量验收应提交下列有关技术文件及资料:
1 节能专项施工图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 施工图审查意见;
3 产品合格证、保温隔热系统的性能检验报告;
4 保温隔热系统主要组成材料性能检验报告;
5 节能材料性能进场抽查复试报告;
6 外门外窗的气密性检测报告及保温隔热性能检测报告;
7 节能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记录(由监理组织);
8 建筑物外围护综合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报告。
附录(一)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评定及现场检测方法
(一)评定方法
一、原理:
根据工程实测的围护结构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厚度,通过计算得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热惰性指标(D)或内表面最高温度。
二、检测抽样方法
1. 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检测抽样:在施工过程中对围护结构同-。
2. 保温层材料的厚度检测抽样:在施工过程中对围护结构同-保温构造体系的保温层随机抽取10处检测保温层材料的厚度。
三、检测方法:
。在施工现场取样,依据《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物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和热流计法》GB10294-10295~88进行检测。
,每层施工完毕的同时进行检测,可采用插钉法、凿孔法或取样法进行检测。
:每层施工完毕初凝后即进行检测,取钢钉或其它一头尖利的器具与墙面垂直的方向插入测量层,插至间隔层,用游标卡尺测量厚度。
:用小锥凿出一个1~3cm的小孔,使各层材料显露,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层的厚度。
:用切割机切割5CM*5CM的样品,从整体中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层厚度。
四、计算:
:δn=(δn1+ δn 2+……+ δn10)/10
:Rn=δn /λn
除保温层外其他各层的λn值可按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δn -各构造层的厚度λn-各构造层的导热系数 n=.…
:R=R1+R2+┉Rn
D. 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阻:
R0=Ri+R+Re
Ri—内表面换热阻按下表取值:
适用季节
表面特征
Ri
(m2·K/W)
冬季和夏季
墙面、地面、表面平整或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当h/s≤

有肋突出物的顶棚,当h/s>

注:h --- 肋高, s --- 肋间净高
Re—外表面换热阻按下表取值:
适用季节
表面特征
Re
(m2·K/W)
冬季
外墙、屋顶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表面

与室外空气相通的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闷顶、外墙上有窗的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外墙上无窗的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楼板

夏季
外墙和屋顶

: K=1/R0
:D=R1S1+R2S2+…+RnSn
S1、S2、…Sn—各层材料的蓄热系数(其值可按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录G选用。)
五、合格评定
1 保温层的厚度δ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测点无负偏差。
2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K设计值和D≥D设计
3 当K值满足要求,D值不满要求时,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第

(二)现场检测方法
一检测数量:
每一个单位工程每同一保温构造的墙体抽取一面检测传热系数。
二测试方法:
热流计法或热箱法。热流计法的检测标准参照《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热箱法按以下方法操作。
1 检测条件:检测应在墙体风干状态下进行,宜选择朝北的墙体作为被测的墙体,尽量避免雨雪和阳光直射。室内外平均温差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上,热箱内温度高于室外最高温度8摄氏度以上。
2 检测操作程序及要求:
A、选择测试部位进行布置,测试部位不应靠近热桥、裂缝和有空气渗透的部位。
B、安置热箱使之与被测表面充分接触。
C、设定热箱空气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控制使两者温度基本相同。
D、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室内外空气温度、箱内外温度、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传热量。
F、采集数据,用传热稳定后的数据进行计算。
计算:
各测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按下公式计算 Kn=Qn/[ A1(Ti-Te)]
Qn--单位测试时间的传热量(W)
A1-- 热箱开口面积(M2)
Ti—室内(热箱)空气温度(0C)
Te—室外(冷箱)空气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