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学习新宪法,增宪法意识.ppt

格式:ppt   大小:6,510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习新宪法,增宪法意识.ppt

上传人:653072647 2019/1/8 文件大小:6.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习新宪法,增宪法意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新宪法,增强宪法意识目录一二三四宪法的意义新中国四部宪法的“前世今生”宪法修改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宪法修改内容前后对照五宪法新修改的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一、宪法的意义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实施依法治国进程中,要通过宪法来凝聚共识,通过宪法来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其核心是全面实施宪法,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它在国家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最大的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既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立身行事的总依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宪法日的确定是党和国家对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二、新中国四部宪法的“前世今生”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64年中,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伴随着时代的脚步稳步发展,历经修订,日臻完善。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又被称为临时宪法。临时宪法五四宪法-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由毛泽东亲自参与起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郑重地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全国各界共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了宪法的讨论。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席会议代表1197人,投票1197张,同意票1197张——“五四宪法”诞生!随着“左”的政治理念不断变得激烈,新中国法治建设不断遭到破坏。而1954年宪法,先是降低了威信,最后遭到不宣而废的厄运。然而它却为我国现行宪法提供了正统性的根基,也确立了迄今我们仍在追求的一些规范模本。七五宪法-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1975年1月,“七五宪法”出台。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由于当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七五宪法”内容不足“五四宪法”的三分之一,先规定义务,后规定权利,这与“五四宪法”相反。“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物质保障权;取消人民的科研、文艺创造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而最大的倒退,则在于“七五宪法”取消了“五四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在法律上平等”。七八宪法-历经两次修正未能彻底清理不正确思想影响1978年3月,“七八宪法”出炉,恢复人民检察院制度;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建;1979年,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问世;198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四人帮”提起公诉。第一次修正1979年,“七八宪法”做了第一次修正。当时做了四点修改:(1)在县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常委会;(2)将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将县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改为直接选举;(4)将上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由监督改为领导。第二次修正第二次修正是在1980年。这次修正取消原第四十五条中“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三年后被废除“七八宪法”经过两次修改后,较之“七五宪法”,已有了不小的改进。但其诞生之初,即先天不足——既要“清算‘四人帮’的流毒”,又不得不宣布要“巩固文化大革命”,已注定这部宪法行之不远。三年之后的被废除,是必然之事。八二宪法-我国当前现行宪法历经四次修正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八二宪法”是共和国立法史上第一部公开表决结果的法律项目,有媒体因此而评价称,这使“八二宪法”自诞生那一刻便散发出不同寻常的革新气象,也成为日后立法公开化、透明化的一个重要起点。“八二宪法”规定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强调以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工作重点,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关于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的规定,更加切实和明确。在国家机构方面,它加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原来属于全国人大的一部分职权交由它的常委会行使,恢复设立国家主席作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