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ppt

格式:ppt   大小:1,15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ppt

上传人:ttteee8 2019/1/8 文件大小:1.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HAT IS EDUCATION —读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报告人:***
***
201*年**月**日
*****第**期**学术论坛 The **th academic forum of***
01
作者及著作简介
02
主要内容及观点
03
所受启示
04
局限之处
报告概要
一、作者及著作简介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年~1969年),他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一生从教四十多年的教育家。曾任海德堡大学、巴塞尔大学等大学教授,对教育具有深刻的洞见。
代表著作:
《历史的起源和目标》、《这个时代的人》1933年、《时代的精神状况》1931年、《存在哲学》1938年、《哲学入门》1950年、《大学教育中的自由》、《什么是教育》等。
本书一本教育类哲学著作,出版于1977年。
在龚放、杨秦等人对影响我国教育学的国外著作进行了统计和排序,该书均名列前茅,可见此书已经构成我国教育研究重要的知识来源。
全书以“生存、自由、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出发,从宏观教育谈起,对教育的本质、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的意义和任务、大学教育等方面有深刻的洞见,集中反映了他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节选自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参考文献
、论著影响力报告--基于2005--2006年CSSCI的统计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9(2).
--基于CSSCI(2000--2007)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58-267.
著作简介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教育本质
1
教育目的
2
教育内容
3
教育过程
4
教育方式
5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所谓生成,就是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够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天赋的潜力,使其“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教育即生成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某一方面或只具备某种技能、能力、意识的人,而是培养“整体”的人或“全人”。他称之为“有教养的人”。
“所谓有教养的人,即按一定时代的理想所陶冶的人,在他那里,观念形态、活动、价值、说话方式和能力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并成为他的第二天性。”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全人”是一个追求的目标,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这一有限性的认识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经过自觉的努力而不是外部的强迫来实现向无限的超越,逐步接近“全人”。“全人”教育目的的达到,归根到底,是个人“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过程。
:培养“全人”
他指出:“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善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
他认为,人的精神发展有三个层次,即对世界(宇宙)的认识、对生存自我的体验和对上帝的领悟。个体的人要想实现自我而成为完人,就必须实现三个超越:超越现象世界、超越生存自我和超越精神自我。
实现这三个超越必须接受三方面的教育:科学教育、哲学教育、宗教教育。
科学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自然、经济、社会等人类存在的外部环境教育,哲学教育是指对物质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概括,宗教教育是更高层次的灵魂教育,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学习。
:“导向本源之思”
雅斯贝尔斯将教育过程归纳为三点:
(1)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他认为,人都是自由的,但个体人的自由只有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在与他人的自由联系中才能实现。有了这种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作为交往过程的教育,没有权威和中心存在,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2)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教育既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也是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3)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
:“精神性交往”
教育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
经院式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固定的知识,现成的结论和答案。
师徒式教育:中心是教师,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