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露天矿边坡管理制度
为研究露天矿的边坡移动和稳定问题,应建立专门观测站定期进行边坡移动观测,以确定不同地质条件下和采矿条件下的边坡移动规律。预防由于边坡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和边坡安全管理的不善,可能会导致露天矿边坡岩体滑动、崩落或坍塌,给矿山人员安全、国家财产和矿产资源带来严重的危害和损失。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主要内容包括:
边坡岩体上不同点在空间的移动及其过程。
对采剥工程和地面建筑物的危害程度。
第二条观测站的布置
三、控制点应设在稳定地区且不少于两个。观测长度按矿坑长度和深度确定(个别地段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观测点的间距:根据我公司的具体情况,观测点间距50~80m,个别地段视具体情况而定。
五、控制点与观测点连测,按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要求进行。测出所有点的坐标、高程,并进行存档。
第三条控制点观测
一、每半月观测一次,雨季时每周观测一次,强降雨时由采区安排人员24小时进行观测。
二、测完控制点后形成书面记录,内容包括:监控点坐标位移情况,监控点是否有塌陷裂隙。
第四条必备图件
一、测区地形图
二、地质断面图
三、边坡平面布置图
第五条观测仪器配置及观测周期
一、根据目前拥有的仪器设备现状,使用GTS-102N型速测仪,配置两组三脚架棱镜,一个作业组施测。
二、每月10日为观测日期。
以上所有资料均建立完整的档案、台帐,由地测部门负责该项工作。
第六条本制度由中煤龙化哈尔滨矿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制定并解释。
第七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