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3
文档名称:

《电工基础知识》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1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工基础知识》课件.ppt

上传人:精品文档 2013/8/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工基础知识》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电工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常识
2、正确并熟练掌握电路及相关物理量的单位和换算
3、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4、掌握识别、判断二极管、三极管极性和好坏的测试方法
二、授课学时:10学时
三、教学方法:讲授及讨论互动
第二章: 电工基础知识
四、教学内容
电路基础知识
电磁感应和磁路
交流电路
电子技术常识
电力系统和供电
五、本章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路基础和电子技术常识及交流电路
难点:交流电路、电子技术
3
第一节: 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超导体知识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器件是构成各种电气设备、电工电子器件的基础,在电力生产上,更是普遍存在,作为一名电力生产人员,应熟悉掌握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应用。
一、导体 定义: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就称为导体。大家知道,金属、石墨和电解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他们都是导体。
4
二、绝缘体 定义:不导电的物质,称为绝缘体。如包在电线外面的橡胶、塑料。常用的绝缘体材料还有陶瓷、云母、胶木、硅胶、绝缘纸和绝缘油(变压器油)等,空气也是良好的绝缘物质。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决定于物体内部是否存在大量自由电子,导体和绝缘体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
三、半导体
有一些物质,如硅、锗、硒等,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既不象金属那样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也不象绝缘体那样受到原子核的紧紧束缚,这类物质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且随着外界条件及掺入微量杂质而显著改变,这类物质称为半导体。
6
半导体有以下独特性能:
1)、通过掺入杂质可明显地改变半导体电导率。
2)、温度可明显地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即热敏效应
3)、光照不仅可改变半导体的电导率,还可以产生电动势,这就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4)、金属和绝缘体相比,半导体材料的发现是最晚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当材料的提纯技术改进以后,半导体的存在才真正被学术界认可。半导体技术的发现应用,使电子技术取得飞速发展,
7
四、超导体
定义:某些金属在摄氏零下273度的绝对温度下,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金属电阻完全消失的特殊现象,称超导电性,具有超导电性的金属称超导体。
超导现象是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在研究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实验中,,电阻突然消失,即R=0;1933年,又发现处于超导状态的物质,外部磁场不能深入超导体内,有抗磁性,即B=0,以上是超导体的两大特性。
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电路:电流所通过的路径。
电路的作用: 是进行电能的传输和转换,或是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电路是由某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
电路可分成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是电路工作的能源,电源的作用是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
负载是用电设备,是电路中的主要耗电器件。负载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非电能。
中间环节是指电源与负载之间的部分。
第二节:电路基础知识
电池
灯泡
E
I
R
U
+
_
电源
2、电路的工作状态
(1)开路状态
(2)断路状态
(3)短路状态
忽略电路元器件的次要因素,将其理想化,并用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所组成的线路,称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