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辛弃疾词(一).ppt

格式:ppt   大小:19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辛弃疾词(一).ppt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1/14 文件大小:1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辛弃疾词(一).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辛弃疾词(一)授课人:张春义嘉兴学院中文系一、辛弃疾的创作道路(一)英雄的才情将略与“归正人”的苦闷怨愤(详见教材)(二)“刚拙自信”的气质个性和“三仕三已”的人生经历(详见教材)(三)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详见教材)二、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一)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五代时的红粉佳人、北宋时的失意文人和南渡初年的苦闷志士。辛弃疾横刀跃马登上词坛,又拓展出一类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1、辛弃疾平生以英雄自诩,渴望成就英雄的伟业,成为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如《满江红》《南乡子》等)。在唐宋词史上,没有谁像辛弃疾这样钟情、崇拜英雄,抒写英雄的精神个性。苏轼也曾向往周瑜,但他在赤壁缅怀英雄时,想到的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那是文士常有的感伤;而辛弃疾凭吊赤壁时,是“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霜天晓角·赤壁》),则显露出英雄壮士的本色。同一环境的不同情绪体验,反映出主体不同的气质。苏、辛英雄词的比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人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苏词所写的历史人物,多属雄姿英发、风流倜傥的英雄,一般不注重英雄的精神个性,带有浓郁的浪漫气息和文士式的抒情色彩;辛词所采摭的历史人物,多属奇伟英豪、金戈铁马的英雄,所创造的自我形象也具有虎啸风生、慷慨悲歌的气概。(2)风格同是豪放,苏词豪中显旷,辛词豪中呈郁。苏词清旷,辛词沉郁;苏词疏宕,辛词雄浑。苏词高逸旷远,辛词昂扬奋发;苏词雄姿英发,辛词雄深雅健。2、英雄形象的使命感英雄的历史使命,是为民族的事业而奋斗终生。辛弃疾的使命感异常强烈而执着(如《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满江红》等)。即使是仕途失意,落魄闲居,也难忘他的历史使命,时刻思念着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3、英雄形象的阶段性特征辛词有意“要写行藏入笑林”,注重从人物的行为活动中展现抒情人物的心态情感和个性形象。因此其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不仅丰满鲜活,富有立体感,而且具有变异性、阶段性特征。(1)少年辛弃疾,是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槊的英雄,气势豪迈,虎啸风生,如《念奴娇》“少年横槊”、《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等。(2)进入中年后,经历了人世的危机和宦海浮沉,已无法点兵沙场,只能在落日楼头,摩挲抚剑,面对友人,弹铗悲歌(如《满江红》),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年将帅变成了失路英雄(如《鹧鸪天》《定风波》)。被迫退隐以后,又变为手不离杯的醉翁、抱瓮灌园的村叟。(3)到了暮年晚景,虽仍执着于功名事业,但已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狂傲与乐观,而常常陷入失望之中(如《水调歌头》《鹧鸪天》《蓦山溪》)。稼轩词所展示的自我形象,是唐宋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个性鲜明丰满的英雄形象。(二)心灵世界的拓展辛弃疾对词的心灵世界也有深广的拓展。作为英雄壮士,辛弃疾的心态,既不同于晏、欧诸人的从容平和,苏轼的超然旷达,秦、周等人的悲戚哀怨,也不同于南渡志士悲愤渐平之后的失望消沉,而常常是豪情激扬(如《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玉楼春》《水调歌头》《江神子·和人韵》等),激烈难平的怨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的生命激情,构成了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1、表达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抒写英雄失路的无限焦虑南渡词人的情感世界已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社会的忧患,辛弃疾继承并弘扬了这一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情感由个体人生苦闷向深广的民族社会忧患提升,充分表现出英雄心灵世界的丰富性和曲折性。采用直抒胸臆的赋笔,借典故抒情和叙事的手法,深度开掘了词体的抒情功能和叙事功能。2、不满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腐朽辛弃疾对民族苦难忧患的社会根源有清醒的认识,在词中,他往往用英雄特有的理性精神来反思、探寻民族

最近更新

2025年电缸与气缸的比较分析 2页

2025年物理学第三版刘克哲.张承琚课后习题答案.. 14页

2025年灯具安装流程与要求 4页

202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81页

2025年河北衡水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8页

2025年水电安装验收标准 5页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前三章) 33页

高考语文复习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基.. 67页

2025年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 5页

2025年数字电子钟课程设计 15页

2025年教育咨询师咨询话术大全 53页

2025年摄影合同书 5页

健康管理居间服务合同样本3篇 52页

保龄球馆装修合同终止2篇 33页

2025年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 7页

保险代理居间合同文本范例3篇 48页

高考物理复习静电场第一课时电荷守恒定律库仑.. 11页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直线运动第2讲匀.. 34页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云衢中学等中.. 11页

供水服务居间服务协议3篇 56页

2025年小挑创业计划书 75页

体育馆装修协议标准模板3篇 51页

2025年小学数学教师外出听课体会 2页

体育馆工程居间合同参考3篇 52页

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题专项训练.. 17页

2025年寄生虫复习总结 11页

美的经销商授权合同 5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重要知识点 36页

2024年中医专业教学计划 31页

春季不同时期绿茶品质化学成分研究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