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国家职业标准(全).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国家职业标准(全).doc

上传人:你是我的全部 2013/8/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国家职业标准(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
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
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第十四职业技能鉴定站
内容提要
本《标准》是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最新汇编的“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一种。
本《标准》涵盖了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五个等级,对本工种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作了具体的描述,并对各等级的工作要求、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比重都作了严格的标准限制。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考核鉴定机构的培训教师和具有参加相应等级资格的考生,对于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师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出版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 制定了《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 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 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 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 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 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 同时也使其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符合、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 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王福生、查明瑞。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温和荣、任炳礼、黄珀、毕建凌。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得到北京七星华电子科技集团、北京广播电子集团、北京兆维电子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第十四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大力支持, 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自2005年2月22日起施行。
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国家职业标准
职业概况

无线电设备机械装校工
职业定义
从事无线电设备机械部分的部件、整件装配、调整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室内、外,常温。

具有一定的学****表达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知觉、色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0标准学时; 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三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常用机械设备、辅助加工设备及相应的工装、工具、检测仪器、仪表的实际场所。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